張九雙
摘 要:隨著新課改革的不斷推進,合作學習逐漸成為了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促進彼此的共同發(fā)展,對于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怎樣正確的將合作學習融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方式,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的形式為學生布置課堂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一起對語文學習任務開展探究,在互相引導和互相幫助的基礎上,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從而不斷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讓語文學習變得簡單、輕松,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與同學間的友誼。
一、了解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內(nèi)容讓學生感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挖掘這些因素,充分了解學習小組內(nèi)部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了解課本內(nèi)容的欲望,喚醒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讓學生生成學習的需求[1]。師生共同進行篩選內(nèi)容,歸納學習目標。通過學習小組內(nèi)部成員提出各種問題,每個小組先進行歸納處理,然后進行全班匯報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篩選學習目標,這樣一來,每個學習小組就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去思考,既可以讓小組成員進行主動學習,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分享意識。
二、合理搭建小組,培養(yǎng)交流意識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內(nèi)完成的互動性學習,對小組成員進行優(yōu)化組合,是合作學習實現(xiàn)高效的關鍵所在。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思維差異、性別差異、性格差異、動手能力差異、語言差異,優(yōu)化小組組合,形成互補型合作小組,以便于能夠充分發(fā)揮小組間各成員的個性和特長。
在當前社會,學會與他人共同學習、相互協(xié)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學生有了合作意識后就會能懂得尊重他人,掌握與他人交流的技巧,學會與他人共同學習,相互協(xié)作。教師要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讓學生未來能夠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三、引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鼓勵教師給予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機會,所以,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就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情境。在不同的學習過程中應當盡力創(chuàng)造機會、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與鞏固生詞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兒歌當中的生字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讀兒歌,對于不會的字看著拼音多讀幾遍,然后再請教同桌,相互教一教,或者是由組長任意出示生字卡片,讓其他組員開展搶答比賽,讀得不正確的由組長負責教糾正[2]。這樣就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他們自發(fā)鼓掌并坐好,以此表示慶祝大家通過合作學習又學到了新知識。最后再由老師詢問:誰幫助了同學學習了不會的字,讓學生體會到助人的自豪,使他人體驗到受助的溫暖。再比如:在學生寫完一課的生字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換作業(yè)本,開展相關內(nèi)容的交流:我在寫字時注意到了什么?其他同學的字什么地方寫的好?我又從中獲得了哪些經(jīng)驗?然后教師再做重點指導,學生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能夠給自身創(chuàng)造一個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我要寫好”的主動性得到提升。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彼此接納,不會有壓力和挫折感,進行愉快合作,就會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會不斷增強。
四、教師充分參與,加強指導力度
在合作學習的指導中,教師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不是知識權威的絕對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對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進行一一巡視,觀察,指導,認真了解各組的學習情況,在對各個小組活動進行了解和指導的同時,也要一同參與到小組的交流、學習、討論活動中,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做學生的合作伙伴,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不僅能夠增進師生間的友誼,還能夠有助于教師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
五、組織交流,進行評價
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恰當?shù)脑u價會對合作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多樣的評價方式[3]。在評價時應當做到:組內(nèi)與組外互評。組內(nèi)評價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和本組總體的表現(xiàn)情況,并且讓別的小組對本組進行評價,形成小組間的互評;組員的個人成績和小組總分相結合。小組成員的個人表現(xiàn)與成績和本組總分密切相關,就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與合作態(tài)度相結合。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合作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將其與學業(yè)成績進行聯(lián)系,有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可見,評價方式有很多種,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讓其主動發(fā)表意見,從中體驗到由自己參與交流、評價獲取知識的成功感與喜悅感,促使合作學習、評價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合作與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合作不僅是學習的一種手段,還是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質(zhì)量與成績的提升,還要促使學生形成合作意識與合作方法,通過在合作學習中的交流互動,促進學生形成“理解、尊重、關心與合作”的正確理念。學會在合作學習中交往,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促進語文成績的提升,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洪達.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J].小作家選刊, 2015(34).
[2] 楊青山.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J].考試周刊, 2015(86):26-26.
[3] 茹愛萍.淺談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的點撥教學[J].新一代月刊,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