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娟
摘 要:雖然很多小學生都喜歡看書,但據我了解,多數小學生更偏愛看漫畫書之類的圖書,有些學生到六年級都只看卡通漫畫書。雖然漫畫對孩子也有一定的教學意義,但是閱讀文字書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文學作品是圖片代替不了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學
閱讀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遠古到現在走過了一個又一個驛站。如今,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了,新的語文教材面試了,但閱讀這個話題永遠都不會停止。為什么需要感悟,為什么而感悟? 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重分析、輕積累,重理性、輕感悟的現象十分突出。其實, 閱讀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應該在小學的學校生活中自然地養成。自主的閱讀永遠是非常重要的。
一、選擇合適的書籍
小學低年級階段重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很多小學低年級考試中的作文體裁都是想象文。而童話就是一個很好的提高想象力的書籍。童話語言簡潔易懂,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小學生都很喜歡這樣的童話故事。以孩子的興趣為閱讀的起點,更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再者,童話中有不少的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還能從文字中學到一些簡單的寫作手法,這也為以后的寫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寫劃火柴的場景“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又竄了出來,發出亮亮的光。墻被照亮了,變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上面放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只燒鵝突然從盤子里跳出來,背上插著刀叉,搖搖晃晃地向她走來。幾只大面包也從桌上跳下來,一個個像士兵一樣排著隊向她走來。就在這時,火柴又熄滅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墻”。這些簡單的描寫都很適合小學生去學習。想象文并不限于童話,孩子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些其他的書籍,女孩子會比較喜歡童話,而男生或許會比較喜歡冒險類的想象故事。
二、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總目標》指出“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抓住兩方面進行。一是讓學生學會快速閱讀文章的方法;二是讓學生學會精讀文章的方法,準確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具體我是這么做的:
1.快速閱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平時,在我們生活、學習中,需要閱讀的書報雜志非常多,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閱讀的速度,就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閱讀較多的材料,獲得較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是很有好處的。那么怎樣做到閱讀有一定的速度呢?我訓練學生,首先要眼睛看得快,要擴大視覺的范圍,學會“速讀”也就是有原來的一字一句的看書變為一句一行的看書。第二由眼入腦想的快,腦子要跟著眼睛的看進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的文字說的是什么,例如《朱鹮飛回來了》一文,因為文章比較長,如果要一字一句的讀,需要十五分鐘,很浪費時間。快速的閱讀課文,同時由眼入腦很快的思考,就能知道課文講的是一支科學考察隊在秦嶺山脈的大山里,依靠當地群眾找到瀕臨絕跡的朱鹮,并想方設法的保護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護區內順利繁衍,健康成長的事,并知道了朱鹮是國家保護動物,朱鹮的樣子。在這次行動中,考察隊員一共找到了幾只朱鹮等等。俗話說,熟能生巧,經過長期的訓練,現在大部分同學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想得快,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得到了同步提高。
2.精讀課文,了解的思想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我還注重學生精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精讀品味,體會文章所含的思內容。如在進行《春潮》一文時,我首先以多媒體圖文并茂展現了北方二月的春景,然后讓學生精讀。對于第一部分,我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北方的二月,春天在進攻,冬天在撤退”來理解全段,讓學生找出描寫“春天在進攻”的重點詞句“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陽處雪已融化,瀑布開始活動……”等感受春天的到來。進行第二部分時,我“以讀代講”讓學生以多種方式閱讀,并在精讀中感受春潮的不可抗拒,讓學生體會氣勢磅礴的開江場面。
三、課內與課外聯動,培養閱讀習慣,讓學生多讀
1.要讓學生會選擇。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提供或推薦優秀的少兒讀物,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教師,教會學生選擇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2.給學生以適當的“強制”。通過來自教師或家長的適度外部強制,逐步使學生過渡到自我“強制”,即強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課外閱讀態度、方法去閱讀。這樣,就會使習慣成自然。
3.要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逐步養成。首先,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循序漸進。其次,教師一旦提出某種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師要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留心發現學生因課外閱讀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正確的評價,使其樹立榜樣,影響其他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
四、注重思維 引導想象
巴爾扎克說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課標也強調“讓學生完成閱讀教學任務時,常常借助一篇篇課文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每個學生都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更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學完《凡卡》一文后,我給學生出了一個小練筆“爺爺收到凡卡的信以后”。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各自展開想象。有的想,爺爺收到信以后,立即趕到城里,揍了老板一頓,救回了凡卡;有的想,爺爺看了凡卡的信,痛哭不已,可沒有辦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我可憐的凡卡,你忍著吧……”。經過討論,同學們認為爺爺除了哭,他沒有其他的辦法,也不可能救回凡卡,因為爺爺是哪個社會中生活在最底層的貧苦人。面對自己,凡卡的悲慘遭遇,他無能為力啊。這個想象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也懂得了課文的中心。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去閱讀,去思考,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就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達到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