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震庭
摘 要:傳統的“傳授——接受”這種“填鴨式”語文教學使語文課堂氣氛沉悶,難以談上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那么,如何構建語文課堂的本真,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呢?設置情感氛圍、多種教學方法的互動、教師改變自己的角色,變“傳授者”為“指導者”等方面加以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動學習;語文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以方法,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制造、學會發展”,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而我們在課堂上,我們總能發現部分優生是老師的寵兒,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是老師導演下的學習“主角”,而大部分學生則是學習的“配角”。因而在同一課堂上,天賦高的、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比天賦低的、成績差的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本人認為,在課堂中實施自主學習是改變這一狀況的有效途徑之一。自主學習方式是學生在課堂、課外的主動、獨立自我學習,從課堂的書本、課外的閱讀以及生活體驗中自我獲取有用的信息來填補信息、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一種成功的滿足,加上信息上的自我拓寬、知識上逐步自我積累和長期習慣的養成,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下是我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點滴體會:
一、自主學習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1.自主學習的常見問題。通過相關問卷調查以及觀察,筆者發現學生在語文自主閱讀中存在很多問題。我們都知道課堂上的閱讀訓練始終是有限的,要想達到質的飛躍必須要有量的積累。所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然而,目前學生的自主閱讀現狀令人堪憂。大多數學生閱讀數量有限,另外一些自主閱讀的學生閱讀的內容各式各樣,其中可能含有不健康的書籍。再加上當今學生課業繁重,忙于應付各種考試,也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學生自主課外閱讀現狀急需改善。
2.課堂實例探討適切的閱讀訓練對學生主動學習的意義。我通過自己一次公開課的課堂實例來探討一下適切的閱讀訓練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這次課堂上,我通過兩篇適合學生層次的語文寓言故事,提升了學生對語文小短文閱讀的興趣程度。第一篇文章是一首小詩,關于蝴蝶仙子的故事,起著一個導入作用。我利用事先根據故事畫出的連環畫,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再讓學生快速閱讀全文后進行漫畫排序。在設計問題方面,我也是側重于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讓學生有話可說。原本的文章中是有回答的,但是在備課過程中,我特意隱去了回答,把這個答案設計成一個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表達后再呈現原文的答案。然后我再拋出一個極具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學生主動地去讀文章,找細節。課堂上學生的反應非常快,很多學生立刻舉手回答問題。等文章梳理完以后,我列出故事中的全部人物,拋出一個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給出更多的答案。給了學生幾分鐘時間討論之后,學生的答案各有不同,從不同角度出發,讓人驚喜。這篇閱讀設計的有效設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刺激了學生主動表達的欲望,提高了語文表達能力。第二篇閱讀主要應用游戲形式,進行了文章大意的改錯,然后進行完全開放的提問,學生很感興趣。接下來,圍繞文章主旨進行討論,讓學生表達不同的意見。最后,補充3個寓言小故事,快速閱讀,迅速提煉主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整個語文課堂的學習中發揮了主動性,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表達。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創設和諧學習環境
1.尊重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著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通過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讓課堂處處充滿相容的心理氣氛,讓學生產生安全感、寬松感和愉悅感,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條件。其次,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自然大方的儀態,生動有趣的講述,清新優美的口語交流,親切平和的信賴目光等等,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建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民主、和諧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學生只有將主動學習的欲望盡情釋放出來,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促使學生獲得進步和發展。
2.為學生提供參與空間。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把注意力放在教學上,而是更多地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重在感受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如,將每一課的語文教學目標細化分解成相關聯的若干小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一個一個去完成,活動時只要在活動方式上善于引導,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相反,學生會因為具體的學習目標一個一個達到而充滿興趣與信心。這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和發展,致使學生們參與自主學習的興趣更加高漲。
3.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創造適當寬松、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同時,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展開學習競爭,徹底扭轉過去那種“老師主動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盡快讓學生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自覺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動中。我們按照班級學校分班時的學習成績,遵循同質異構原則,按倒“S”順序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鼓勵學習小組開展學習競賽,競賽結果與學生座位優先次序直接掛鉤,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實驗班級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做到了每一節課均安排有獨學、對學、小組學時間,還鼓勵學生獨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質疑。并鼓勵學生在小組交流階段主動展示實現交流,通過交流實現糾錯,通過點撥實現提升,通過開放實現拓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及時引導、點撥,充分實現了師生之間的預習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展現拔高、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4.搭建平臺,提供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舞臺。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要定期給予評價和指導,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得到及時的反饋。在教學中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例如,舉辦語文晚會、故事會、朗誦比賽、語文歌曲演唱表演等。這些活動富有很大的挑戰性,對提高學生語文的聽、說能力很有幫助。
總之,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不斷進步和更新,如何理性地看待各種教學理論,探求一條既和時代合拍,又適應自己的教學個性的教學道路,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以上文字是我教學反思路上的一點心得,愿和各位同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