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實現當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電梯人才的目標,建構新教學模式勢在必行。經過多年努力和探索,構建教、學、做、評、賽五個方面相互結合(五位一體)教學新模式,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為高職院校教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五位一體;教學模式
一、 引言
隨著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和城鎮化建設的發展,以及住宅市場的巨大變化,電梯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過快發展,造成了電梯人才的短缺。電梯運行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從業人員有高度責任感和專業的職業素養,這對職業教育領域電梯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極為現實和嚴峻的課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電梯人才的關鍵是專業教學,建構可行、合理、操作性強的課程教學模式是提升專業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基石。
二、 研究背景
(一) 傳統方式
電梯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繁重,標準多要求嚴格,動手可操作項目多,實踐性強。傳統的課程教學:教師理論講解學生聆聽;教師實操演示學生觀察。這樣的教學方式,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下,缺陷顯現出來。教師組織講授的僅是課本上的理論,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接收;實操演示也僅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學生并沒有真正練兵。
(二) 高職學生特點
文化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把學習當成是一種負擔,到了大學,面對他們比較喜歡的專業課程,也不知道怎樣去學習,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低,對大學課程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態度,自信心缺乏,學習自主性差,很少有學生能主動去學習。
(三) 改革必要性
高職電梯專業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理論傳授,缺乏直觀真實的情景展示,加上學生基礎薄弱,往往難以深入理解,導致學生主動、積極、自主學習的興趣大大下降,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同時也偏離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導向,無法實現當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電梯人才的目標,革新勢在必行。
三、 新模式建構
建構“五位一體”課程教學新模式,即將教、學、做、評、賽五個方面相互結合。
(一) “教”環節的設計
在兩千多平方米的既是教室又是工地的實訓場地,教師完成將課堂搬到現場的轉變。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教學,將課程內容整合與項目化,教學知識點模塊化,每個模塊再分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制定具體的強化訓練實作項目,編制任務單。通過重構內容,合理化教學設計,滿足學生個性化能力訓練需求。
(二) “學”與“做”的統一
教師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動起來,將任務單提前給學生進行預習、思考、討論,使其對工作任務充分理解。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發揮特長,尋找成功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加強團隊合作意識。根據任務對人員的要求,教師協調學生自主分組,每組成員進行分工角色扮演,明確崗位職責,利用實訓室六部真實垂直梯,十大電梯部件模塊,兩臺自動扶梯設備,動手實踐,完成具體工作任務。在“做”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實踐操作,學習熱情被激發,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中做,做中學。
(三) 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
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對學生進行考評,通過“評”檢驗學生“做”的效果和“做”中問題的解決情況,以評促教,以評促學,是否合理地評價機制影響著新教學模式的有效運行。以往專業教師評價往往采取理論考核,一錘定結果,過于單一,片面化,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真正掌握技能的水平。變單項考核為過程考核加終結性考核,改變原來的評價機制。過程性考核評價貫穿整個實踐操作即“做”的環節,全程化考核,具有適用性和操作性;終結性考核評價與職業技能鑒定相融合,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的對接,推進學生“雙證書”制。
(四) 激勵性技能競“賽”的引入
教師、學生全員參與,將電梯職業技能競賽引入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中來。引進電梯企業協辦,學院從制度、經費、設備、師資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競賽開展,健全組織制度保障,完善激勵機制,采取理論知識考核和技能操作展示結合的方式,舉辦校內電梯安裝、維保技能競賽,如“邁高杯”電梯維保技能競賽,競選出一批優秀學生,給予物質獎勵和學分鼓勵,優先選送參加省市級的技能大賽,如“重慶市電梯安裝、維保大賽”,勝出者鼓勵參加國賽。激勵性技能競賽的引入,提升學生競技意識,形成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新局面。
四、 實施過程及成效
(一) 實施過程
教師將學習任務單發給學生進行預習、思考、討論。學生自主分組,每組成員根據實際工作任務,進行角色扮演(每項任務角色輪流),明確崗位責任制,實踐操作,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中做,做中學,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對學生進行考評,以評促教,以評促學,選優參加電梯行業技能大賽,激勵學習,提升學生競技意識和實踐能力,總結好過程和結果,以便推廣應用。
(二) 成效
1. 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大大提升。學習主動性被激發,教師的組織講授轉換成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實際工作過程,從運用知識到實踐創新,突破經驗教訓的禁錮,動手操作,身體力行,求異、求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思維。2. 加強了“雙師型”和“雙證書”教師隊伍建設。通過五位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研究,利用學院豐富的設備與實訓基地資源,充分發揮其功效,電梯專業師資隊伍的實踐水平大大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專業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高;電梯特種設備類的工作是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持證上崗,加大了我校“雙證書”教師隊伍建設。3. 成果展示。學生的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雙證書”獲得率為90%以上;學院學生參加2015年“全國電梯安裝工技能大賽”獲得優異成績;16級學生參加在天津舉辦的2017年“全國智能電梯裝調與維護大賽”獲得三等獎;每年向企業輸送優秀畢業生,得到企業認可,獲得一致贊揚;畢業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較以往有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書,潘斌,屈省源.“電梯保養與維修”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4(6):89-91.
[2]劉向勇,梁海珍,雷三元.電梯安裝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6):50-52.
[3]盧慧.基于工作過程的電梯安裝與維修課程設計[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3(7):151-153.
作者簡介:
馬愛萍,重慶市,重慶能源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