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友琴
摘要:幼兒時期的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對幼兒發展影響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個性形成。所以教師要加強在這一時期對幼兒的道德教育,將德育融進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榜樣教學和游戲教學等方式來進一步達成德育教學成果的實現。
關鍵詞:幼兒教學;教學有效性;德育教育
引言
德育,簡單來說就是道德教育,這是現階段國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學者的普遍認知。道德指的是在人們生活中,受社會條件影響所形成的共同的行為準則,同時也代表了人們行為的恰當性,是一種評價標準。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建立道德意識,培養道德品質,使道德和人類發展緊密連接。幼兒教育是人類教育的初始階段,直接影響人類后期發展。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教育的環境也在逐漸改善,與此同時國內對幼兒教育也更加重視,對其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所以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深入研究,全面探究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于幼兒教育,并在此基礎上促進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和完善,加強對幼兒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
一、在幼兒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意義
在我國教育部門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當中明確指出幼兒德育的目的為: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積極培養幼兒學生誠實、自立、有愛、勇敢、講禮貌和守紀律的良好品德、習慣,并培養幼兒學生形成活波、開朗的性格。從幼兒德育教育的目標來看,結合中外無數工作者的探索經驗和德育教育的實踐結果來看,實施幼兒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僅是古今育人的基本要求所決定的,更是幼兒個性能力全面發展的基本需求,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幼兒時期的道德教育對幼兒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幼兒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能有效培養幼兒形成友愛、熱愛集體、幫助他人和懂禮貌的思想品質,從而為幼兒學生遵守記錄、熱愛勞動打下最初的基礎。
二、幼兒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十分必要,所以幼兒教師要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將德育教育全面應用,將其理念和方法與教育過程深度融合,為德育教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進一步滲透打下良好基礎。
(一)積極使用游戲手段提高幼兒德育教育的教學效益
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因為游戲可以有效引起幼兒參與興趣,同時更快樂的進行學習。利用游戲的方式,使幼兒清晰了解道德的邊界,什么是道德的且是可以做、應該做的行為?什么是不道德的且不能夠做、要堅決杜絕的行為?將游戲教育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幫助幼兒對日常行為的恰當性做出簡單判斷,初步形成自己的道德行為準則。隨著游戲進程的進一步發展深入,幼兒對于道德的疑問也會逐漸累積,相對應的幼兒針對這些疑問所進行的探究也會逐漸頻繁,且越發深入,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構建自己的評價標準和道德規范。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幼兒的學習態度相對積極,對學習的興趣也會有所提升,同時也會用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道德教育,并參與其中。
通過游戲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將我們成人已經構建完成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在其中加以體現,加強幼兒對其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使幼兒肯定這一情感和意識,對其施以更積極的態度,并在此影響下加強自我對道德的理解,從而構建使幼兒自己的道德認知和評價標準。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使游戲的角色設計更貼近于生活,并以此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并在生活中進行實現。簡單舉例,可以設計一個角色扮演游戲,如“開商店”,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來分飾不同角色,教導幼兒應遵循一定規則,為幼兒輸入排隊、誠實守信以及平等交易等概念,在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態度的同時,引起其對德育教學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在游戲過程中提升幼兒的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可以交換幼兒在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培養幼兒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事情,學會體諒他人,并且尊重他人想法,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道德意識。
(二)幼兒教育范圍內樹立良好的道德榜
在幼兒時期,模仿是幼兒進行學習的主要方式。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過程中,常會對其他幼兒的行為方式進行模仿,并以此來自主學習。可是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尚不全面,對于道德的認知還有所欠缺,無法分辨其他幼兒的行為方式是否正確,所以極易因此而學習到不道德的行為,同時這一情況也是導致問題學生出現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要使模仿獲得正向的、積極的學習效果,確保幼兒不會被錯誤信息誤導,這就要求教師要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引導,如利用榜樣教學,通過樹立榜樣模范,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確定模仿學習的對象,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兒模仿學習到行為方式的正確性,為幼兒的道德教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構建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圍
幼兒教育不能局限于課本的知識學習,而是要將道德滲透在其中,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對德育的教育要和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使幼兒明確道德的真正涵義,道德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教師要以日常生活的愛的教育為基點,使幼兒理解父母、關心父母,使幼兒懂得尊重關心同伴,同時要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簡單舉例,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對于幼兒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師可以交由幼兒自己負責,如打掃桌椅、分發餐具等,使幼兒在實踐中加深對道德的清晰認識,同時在幼兒園中構建一個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道德意識。
結論
對于幼兒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可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學習、接受的能力不同,受到的傳統教育的熏陶也不盡相同,所以同樣的德育教育,同樣的教學手段,在不同的幼兒身上所獲效果也有所區別。所以教師要遵循幼兒發展規律,結合幼兒發展情況和現實教學環境來確定其教學措施。同時,德育教學并不是一個獨立的課時,而是會對幼兒發展產生長遠影響的,所以教師要擁有一定的遠瞻性,針對幼兒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全面考慮,將德育教學持續化,在日積月累中,幫助幼兒形成道德習慣,培養道德意識,建立道德品質,并在此基礎上來引導幼兒來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李紅麗.淺談幼兒德育教育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
[2]陳慧萍,黃丹鳳.幼兒德育教育[J].藝術科技.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