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提出的一種新型學習理論模式,在課堂內部將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引用可以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通過合作的方式自己的探索知識體系,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邏輯性,以及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后工作中,我們要加強合作學習的突破發展,轉變陳舊的教學思路,通過理論為基礎加強學習內容的重點管理,實現學生群體能力的改進。以下,筆者以新課改下教學理念為背景,探討研究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為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極大的教學動力,使初中數學教學從以往傳統的教學或是學習方法中脫離出來,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與積極的活力。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會和互動頻率,并且有效的培養了我國初中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溝通能力,有助于初中學生養成一種積極樂觀的探索精神,同時促進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初中學生不僅獲得了大量的數學知識,而且還極大的培養了初中學生的積極的精神與樂觀的心態。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之間組成的小組是學習成績較好的、成績較差的、性格較內向的、發言較積極的學生交叉組合起來的,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提高學習能力,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加了同學間的友誼,讓學生深刻意識到合作的力量,深化了集體的觀念,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
(三)有利于優化學習氛圍。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之間建立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相比于傳統教學而言創建了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懷著輕松的心態去自主鉆研問題,在與同學愉快的交流中學習知識,構建了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
(一)合理設計小組合作活動
教師在教學任務的劃分上要體現出其合理性,尤其是在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與劃分上,要鼓勵學生運用多樣化的手段來進行解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體現出其難易程度的過渡性,從而為小組活動的有效開展創造基礎,以此為后續小組進行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提供前提條件,從而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探究的合作任務,從而在小組合作中實現自身價值,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以后,教師要盡快創建出問題情境,從而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找到符合自己的合作任務,從而讓學生進入探究學習的狀態;其次是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創設特定情境來激發出學生的情感與探究的結合,從而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最后是在教學活動的結束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從而保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
(三)做到及時追蹤與指導
教師應該做到對每一小組的學習進度進行追蹤與指導。開展小組學習的目的便是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將學生未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統一解決,由于學生之間溝通起來沒有代溝,因此,學生也十分愿意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在積極討論的氛圍中將會逐漸地完善自己知識體系,并且將學習內容進行深化。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對不同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解決其在討論過程中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就能夠達到真正解決學生問題的目的。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一,教師要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本身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態度,一定要讓學生感到親切、民主,這樣學生在喜歡教師的情況下,會激發出學習的興趣。第二,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數學本身的枯燥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變換自己的教學方式。就拿合作化學習模式米說,教師在運用這種方式的時候,從分組上,可以以四人為單位進行分組交流.也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再進行全班交流;從探究方式上.可以采用實驗法,也可以采用情境法。
(五)合理評價學習成果
第一,教師評價。教師是學生在校的直接負責人,他們的客觀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評價中應該采取嚴肅認真的態度,做到客觀公正。教師應該明白所謂的評價就是要鼓勵表現優異的同學,提醒表現欠佳的學生。第二,小組互評。小組互評是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中一項最具特色的評價方法,由于小組成員之間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他們對彼此之間的性格、學習等情況都有著很深的了解,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不經能夠加深成員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助于提高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第三,學生自評。在合作學習模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自己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加強學生對自己合作學習表現的反思,從而取得學習上的巨大進步。
(六)課外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補充
“紙上得來終覺淺”,學以致用才是我們最本質的要求和目的。課堂的單一與機械是很難改變的弊病,教學的枯燥乏味更是現代學習中的通病。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我們可以選擇組織課外活動或布置課外學習任務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真知。比如,利用數學實用性強的特性,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數據來布置運算題目,或者組織課外參觀游覽,了解自然中的神奇數字,甚至可以在活動中讓學生親手參與設計與計算,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總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其不僅是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與創新,還是促進學生未來發展水平的良好基礎。因此以后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準確定位自己的位置以及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以此提升整體教育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