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在課堂中進行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可以說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的融合已成為大勢所趨,尤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因此,本文從小學數學的課堂信息技術使用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課例進行應用分析,旨在為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的進一步融合提供方法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應用;方法策略
在教育部頒發的信息技術通知書中指出:要強化信息技術在學科教育中的使用,將信息技術作為技術手段融合進學科教育中來,轉變學科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逐步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可以說,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小學數學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計算講解,不再是機械訓練的固定場所,而是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發散思維的奇妙空間,一個可以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自由國度。學生在歡愉的學習氛圍中從學數學到玩數學最終愛上數學。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設計中注入信息技術,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又能在興趣領域中,創設生活情境,掌握學生學習主動性。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習興趣的融合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通向未知知識世界的大門,是一切創造性學習的起點。志從趣生,如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觀察、動手實踐、臺上演示等手段給學生帶來聲、形、觸、演等形式的直觀感受,學生的學習期待就會被充分喚醒,學習興趣被進一步調動。因此,將信息技術作為興趣激發的手段能夠有效進行教學融合。一方面,在數學課堂的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視頻、音頻、動畫等技術手段,創設貼合生活的情景,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直接進入課堂的主題學習。比如在《認識人民幣》這課的學習時,教師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的圖像處理手段,帶學生走進超市,讓學生自主購買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在學生開心地購物車選購后,老師拋出今天的主題學習內容,我們用什么結賬?幣值的大小又是如何規定的呢?根據老師的問題,我們順利成章開始認識人名幣以及人民幣的幣值界定。另一方面,在數學課堂的知識鞏固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豐富多彩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數學游戲中鞏固計算法則,強化計算能力。比如在進行數學加減法的運算鞏固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白板的拖拽和筆寫功能設計接果子的游戲,每一個果子對應著固定的數字,那么想要維持果樹的平衡,學生就要進行加減法的運算,將代表得數的果子從樹上摘下來。學生在參與摘果子的游戲中,鞏固了加減法的運算法則,同時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運算的快樂。
二、信息技術與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融合
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相比,信息技術的融合轉變了教學的主客體[1]。學生逐步取代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掌握數學學習的探究地位。不僅如此,信息技術的融合讓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自由度,為學生提供自由探索、構建數學思維的條件和平臺。那么教師在數學課堂中,作為輔助指導者,將通過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思考、假設,通過小組成員的思維碰撞,匯總不同的解題方法,發散思維。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就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進行內角和的度數假設。有的小組提出可以現場量角,立即測算,不過小組量出來三次結果,分別是178度,180度,181度。這種方法無法準確定性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于是學生可以繼續討論,有的小組用拼的形式,將三個角減下來,并直接拼成了一條直線,獲得結果180度,還有的小組通過折紙的方式,將三個角還原成一條直線,同樣獲得結果180度。通過多媒體的放大和演示功能,學生可以自如地進行現場匯報,解釋小組的證明原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演繹中,不僅發散了思維,還深化了數學知識。有效地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2]。
三、信息技術與構建數學思維的融合
信息技術的融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和構建。一方面,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主動思考,在信息技術的情境創設下,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創新嘗試上完成思維的訓練,最終實現數學原理的掌握和運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問題難度,將書本中抽象的表現形式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直觀形式,方便學生觀察、探究。[3]幫助學生從各個角度探究數學原理的本質,掌握多種解題思路,在無形中打破了數學的思維定式,完成了數序思維的重新構建。
四、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數學教學互相運用
課堂的生成離不開有效的課堂互動,只有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中才能產生更多的生成性的課堂資源,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隨意操作性相對于ppt教學更能滿足互動教學的需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臨時設計教學內容呈現的方式、順序等,使教學內容更加靈活,更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校的教學中,把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數學教學互相融合起來,同時使學生也能走上講臺,通過自己的操作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調動了課堂的互動性,有利于課堂資源的生成。[4]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科的應用,既是教育現代化的直接表現,也是數學學科發展的未來方向。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生活場景的再現,喚醒學生的學習期待,在轉變教學主客體的背景下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穩定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楊興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7):143-144.
[2]劉圣.創新教學發散思維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創新教學中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57):91.
[3]朱瑩. 淺議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4(1):101-101.
[4]劉新春.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學周刊, 2014(21):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