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思
摘要: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出發,以閱讀課堂為切入點,從經典誦讀與活動開展等方面,探討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的滲透路徑,討論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旨在為弘揚與傳承傳統文化、提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予以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傳統文化教育;滲透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與風貌的民族文化,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語文是文化的主要載體,新課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貫徹落實,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弘揚與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以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考慮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要求,尋求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結合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讓小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與熏陶,對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一、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的滲透路徑
(一)誦讀經典名句
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與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而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依賴于語文。古文與詩詞曲賦中的經典名句往往是經過千百年的傳頌錘煉而成的,對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大有裨益。考慮到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需要,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以課本為本,以深化傳統文化教育為目的,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名著及名句,講解名著的創作背景,對名著或經典名句所涉及的一些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選擇性的講述,結合真實的事件或人物進行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理解經典名著及名句的內涵,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感,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達到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目的。
例如,在《古詩詞三首》一課的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三首古詩詞的講解相結合,在閱讀課堂上引導學生誦讀上述三首古詩詞及名句,思考詩句的意思。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秋思》中的“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長相思》中的“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讓學生通過誦讀這些名句去體會詩句表達的思鄉情感,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閱讀課堂上的滲透。在把握好語文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的教學內容中適當融入一些課外內容,如朗讀《水調歌頭·丙辰中秋》與《十五夜望月》等古詩詞,了解并體悟有關中秋節的傳統文化;通過朗讀《寒食野望吟》與《清明》等經典古詩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激情。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讓學生喜歡上傳統文化。
(二)開展文化活動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的結合更受重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考慮到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滲透的需求,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有機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注重傳統文化教育的層次化,結合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課堂教學內容的創新,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聽過文學作品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文化活動的開展,激起學生參與閱讀課堂的熱情,加強對學生感恩助人與愛國守法等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教育,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的閱讀教學中,考慮到傳統文化教育在課堂上的滲透,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過程中思考《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的主旨與內涵,感悟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精神,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與革命傳統。教師在《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空余時間搜集一些與解放戰爭及革命英雄人物有關的書籍,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與遺跡,在語文閱讀課堂上與同學分享自己搜集的作品,大膽發表自己在閱讀這些書籍時的感悟,讓學生了解鄉土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浸染,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適時開展“經典誦讀”比賽,合理設置比賽主題,讓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選擇適宜的誦讀材料,營造文化氛圍,評出誦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在比賽中學生不僅需要對選擇的材料進行誦讀,也要介紹選擇這些誦讀材料的原因,以及材料中包含的傳統文化,調動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精妙,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探究傳統文化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傳統文化。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與風貌的民族文化,而語文教學是弘揚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考慮到小學生普遍的認知特點與規律,以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任務與目標,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選擇容易記憶且朗朗上口的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豐富語文知識體系,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深度,引導學生揣摩傳統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情感內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意思。
結束語:
傳統文化是語文的原生態知識,而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與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相契合。考慮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名句,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閱讀課堂上的滲透,充分發揮傳統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優化閱讀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學生領略到傳統文化之美。
參考文獻:
[1]趙麗霞.關于小學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消費導刊,2018,(25):51
[2]馮麗穎.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滲透[J].魅力中國,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