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杰
摘要: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檢測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的有效方法,語文作業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動力。因此,如何使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得到擴展,以及語文的學習壞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重視與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質量
一、當前小學生語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作業負擔過重,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小學語文作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老師不顧及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具體情況,也不管部分學生是否能接受設計的作業量和作業難度,設計語文作業時一律是相同的作業量和作業要求,因而作業中利于學生發展的成分很少,使學生做的無用功多卻很多。
(二)機械地重復抄寫作業比較多,老師設計作業時,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抄寫課堂上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簡單知識、生詞、優美語句、重點段落等,使大量的作業,對提升學生的語文質量沒有多大的幫助,不僅浪費時間,還禁錮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三)老師對學生進行課文生詞讀寫訓練時,隨意性比較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把對課文及生詞的讀寫訓練納入到語文作業中來,而是在教材進行到一段落的時候,突然抽查學生讀寫訓練,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作業準備,技能上缺乏積累,因此,對老師的突然襲擊只能報以應付的態度,沒有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的方向
(一)語文作業要適量
語文是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想要學生掌握良好的語文技能,就需要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長期的積累和消化。因此,老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要注意作業量,不能因為急于提升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的教學質量,就加大學生的作業量,老師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應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高效率的完成作業,而不是以大量的作業使學生盲目應對,甚至造成學生出現抄襲、讓別人代寫作業等現象,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行為。
(二)語文作業趣味化
由于小學生處于玩心比較重的年齡階段,再加上語文作業的形式過于呆板,內容比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緊跟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的語文作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潑水節》這篇課文,老師可以舉行以這篇文章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活動中,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場面并寫出感想,在這過程中使學生的語文興趣大幅度提升。
(三)語文作業要開放性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開放性強是語文顯著的特點之一,在語文作業設計時,應將語文學科的知識技能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使課內和課外的教育資源相融合,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不僅要結合教材上的內容,還要做到與社會息息相關,此外,老師還應充分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語文作業,供學生選擇,使語文作業不但開放,且豐富靈活。
三、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升語文質量的策略
(一)多元化學習策略
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根據學生對學習掌握的不同程度,進行多元化設計,幫助學生從課本走向現實,開闊學生的學習空間,打破傳統教學和作業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老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業設計具備個性化和豐富化等多元化特點。例如,在學習《人民大會堂》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根據課文所描繪的內容,布置學生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建筑物,比較有哪些相似之處,如果是讓學生自己來設計,學生會設計成什么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可設計自己心目中的大會堂,也可以找人民大會堂與身邊建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并寫出各自的感想,通過多元化教學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注意觀察每位學生的特點,并因材施教,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激發學習興趣。
(二)營造趣味性策略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或者過于被動地學習狀況,語文學習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興趣才是學生完成作業最有效的方法,老師在作業設計中一定要借助多種感官共同融合的作業。例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中,老師可以用手機或者錄音機給學生播放這首歌,把學生帶到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然后提問學生小時候都在干什么,或者他們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然后學生們就會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把生活中的小細節帶到語文課堂中,在生活點滴中提煉美感、情境結合,在學生頭腦風暴的時候,讓學生寫出他們的童年趣事,使學生在實踐探究和創新的過程中完成作業,啟發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能力和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強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倡導學生探究發現、主動參與、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老師在作業設計上要注重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把教材中動人場景,或漂亮的風景,通過自己的想象畫下來,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意識,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質量。
總而言之,語文作業對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綜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因此,老師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作業是否有趣、有效,并以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核心,真正做到小學語文的作業改革,老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完成作業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在作業點評時應尊重每位學生,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解決,從而提高小學的語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