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芬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打造“樂學、好學”的高效課堂成為眾多教師探索新課改的奮斗目標。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就如何對學生的數學興趣的培養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培養:興趣
一、用愛心感化學生,建立培養學習興趣的基礎
學生為什么對某一學科不感興趣,這與科任教師的關系很大。由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在眾多學生眼里,許多數學老師都很冷酷、嚴肅。在上數學的每節課時,從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幾乎每個學生都是擔心和害怕中度過的。他們都怕自己因為回答不上來問題或做練習出錯而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指責,試想:在這種課堂氛圍中,教學效果會是怎樣的呢?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在學習活動中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學會放下師尊,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教師要改掉,對學生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把學生看成主動探究知識的人,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把自信心樹立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得到促進。我始終認為,關愛學生,就是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所以,寬容學生的誤見、尊重學生的異見、鼓勵學生的創見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正確地評價學生時善于持贊賞的態度,以鼓勵、表揚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沐春雨,如坐春風。
二、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更離不開數學。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所接觸到的數學知識,大都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如一年級的“元角分”,三年級的“年月日”,四、五年級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六年級的“圓柱圓錐”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教師應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數學概念通過觀察和實踐,數學方法得到掌握,學生抽象、比較、分析、概括和綜合的能力逐步培養。同時,教材中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為學生盡力提供生活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知識延伸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如筆者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特別是對不同物體應該計算哪幾個面時,學生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我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知道計算方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通過計算校園里的實物來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三、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競爭的大環境中,所以我們在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重過程,散難點,多鼓勵。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為學生創造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如我在課堂教學中,每5-6人為一組,建立小組互助學習測評機制,目的是把各個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即把各小組各環節的學習情況進行量化,利用課堂總結環節,對各小組計算最終得分,然后給予適當獎勵或懲罰,在這種帶有競爭性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會被調動起來,這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鼓勵多實踐,促進學生的數學興趣
一種主動學習的活動就是動手操作活動,它具有形象具體直觀,容易激發興趣,便于對表象的建立,有利于對知識理解等特點?;顒訒r它需要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動口表達,動腦思考,對問題解決時并需要學生自覺地、獨立運用知識完成。讓學生在快樂的操作活動中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得到掌握,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比如,在進行“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們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個問題,我讓六個學生為一小組,人人都要畫一個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畫好后自己用量角器來把所畫的三角形進行測量并計算出三個內角之和的度數,并記錄下測量的結果來進行比較,學生都會發現,結果測量都是180度。緊接著,又讓大家撕一撕:剪好的三角形紙片,分別把三個角撕下來,拼放在一塊,學生們會發現三個角拼成了一個180度的平角,此時,大家都確信無疑三角形三內角和是180度了。實踐證明,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參與操作,獲得的知識比看教師拼、擺、講解要牢固得多,既能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又能使學生的數學潛能得到發展。
五、創新正確的多元化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過于單一,甚至有時不當的評價還會導致學生的厭學心理,如有的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問題后,沒有進行及時的點評,有時因為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現象經常存在。有的教師,當對所要的答案不滿意時,甚至挖苦,嘲笑學生。而對數學作業的批改,習慣于用單純的對號和差號來評價學習思維、學習過程,用簡單的分值評價學習成績,這些不適的做法,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并受到直接影響。所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評價方式不妨換另外一種,如當學生把所提的問題回答錯了,教師這樣說“你的想法很獨特,下來咱倆細細研究,好嗎?”教師在對作業批改時,最好不要用或少用大差號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打擊,批改數學作業時可以引入評語,肯定其成績,指出其不足,這樣做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數學教學實踐中,“數學趣味性”和“數學生活化”的學習是緊密聯系的,數學教學不只是對學生單純的培養技能與知識,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而是在教師有組織的指導下。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逐步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淑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生物技術世界,2015,02:144
[2]韓彬彬.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58
[3]劉東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中國校外教育,2015,14:139
[4]劉曼麗.挖掘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