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摘要:在中職職業院校中,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公共必修課,在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在現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已是社會對每個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先分析了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困境,最后提出了多角度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用能力;培養策略
現在社會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計算機應用能力已成為今后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作為中職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能僅重視對相關理論性知識及技能的掌握,還需要熟練對計算機基礎操作技能進行掌握。這樣當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之后,將來才能夠得以順利的就業。因此,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是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必要性
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的學生不同,兩者相比較而言,中職學生的學習目的十分的明確,即在中職職業院校學習期間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以便于在畢業后能以一技之能順利就業。但通過對目前社會中各企業的調查能夠發現,現在企業招聘時都會考慮應聘者是否是具備各方面素質的人才,而這其中各方面的素質就包括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應用操作能力。因此,在實際的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十分的必要與重要,需要計算機老師充分意識到此點,并想方設法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二、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隨著近些年中職職業院校的快速發展,其招生范圍逐漸擴大,一般招收的都是初中畢業生、中專生等,而這些學生通常就是因為學習成績差而選擇中職職業院校。所以此類學生通常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即對學習不感興趣、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對都比較差。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時,想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就比較困難。
(二)教材不能適應社會形勢。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的信息技術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計算機內容更新速度十分的快。在此背景下,通常會出現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即中職計算機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較慢,教材無法適應社會的新形勢,再加上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沒有得到提高的機會,即使得到提高也難以適應社會的就業需求。
(三)老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差。中職計算機老師是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的重要引導者,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但從目前中職計算機老師的專業素養來看,他們一般都沒有進修與參加實踐的機會,使得老師在教學中總是表現出知識更新速度慢,知識老化,對新知識了解不透徹,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新出現的問題等情況。
三、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策略
(一)堅持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中職院校學生生源范圍廣泛,學生間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尤其是對于計算機的操作能力而言,高低差異也十分大,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全班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與不斷進步的機會,能逐漸實現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學習“網頁制作”相關內容時,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老師可以只要求其了解網頁、網站的基本概念,掌握網頁制作的完整步驟;對于中層次的學生,需在前者的基礎上,要求其靈活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圖片等靈活運用到網頁制作中,并能欣賞和評價優秀的網站;對于高層次的學生,需在前兩者的基礎上要求其具有規劃與創新設計網頁的能力,體驗創造的樂趣。
(二)合理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及技能,在畢業后能夠順利的就業,所以在教學中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樣才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便于更好的應對將來職場的工作。傳統的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老師通常采取的都是按部就班的講解式教學模式,再輔以上機練習。此種目的性不強的被動式學習過程中,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了。而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完全不同,會在理論教學完畢后給學生安排關聯性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先對任務進行逐步的分析,然后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完成任務中,能讓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推進式學習,可以循循漸進的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學習知識與技能,這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遞進式提升無疑有極大的幫助。
(三)合理引入微課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本身所具有的這些優勢,可以對分層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合理補充,如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前期,老師可以直接利用制作好的微課對任務時所需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分層教學法實施后期對知識進行復習與擴展階段時,可以用微課的設計來實現。因此,微課可以應用到各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也可以直接應用到某節課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學習重難點,然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機上實踐應用,非常有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不斷提高。
(四)更新教材,提高老師專業素質。
首先,針對上文提到的目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材不能適應社會形勢這一問題,老師在每節課的教學前都需要對教材內容與社會形勢進行對比,如果有出現不適宜的情況,老師需要及時對之進行更新,使教材內容和社會形勢始終保持一致,讓學生進行與時俱進的學習,并與時俱進的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其次,要加強對老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實際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具有與時俱進發展的意識,要不斷的汲取新的知識,并將之傳授給學生。作為中職院校的領導者,要多給計算機老師提供進修的機會,掌握豐富的知識,提高教學的水平。只有老師的計算機知識水平與當代計算機發展前言相一致時,老師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才會采取創新的教學方法,將之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十分重要,需要根據實際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實情,從因材施教、任務驅動引導、微課教學方式、更新教材及提高老師自身專業素質等角度著手,不斷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學生將來的順利就業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志文.淺析如何搞好計算機教學的策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4).
[2]李植.淺談職業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J].科教新報.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