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提問,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更自然生動、更活潑多樣。然而,作為一名教學一線的普通教師,在自己的小學美術課教學實踐和多次參與一些教學交流活動之后,我覺得對照新的《美術課程標準》,針對當前初中美術課的課堂教學,還是有必要就課堂提問提出一些問題與同行們商榷。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提問;藝術
一、美術老師要精選每一個提問
在社會的交往中,第一印象留給人的記憶最深。一篇文章有個好的開頭,才能抓住讀者的心,使人有興趣讀下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第一個提問極為重要,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第一問提得好,有如晨曦初展,有如春芽破土,一下子就可以啟動孩子們的心靈,使他們熱情高漲,激情勃發(fā),思維活躍,想象迭出,打開創(chuàng)造的空間,為上好全堂課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應重視課堂中的首個問題。我在給小學三年級學生講授《面具》這一課時,向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同學們,人是用嘴巴說話,表達思想感情的;那么‘面具是用什么說話,表達思想感情的呢?”“面具”是無生命的東西,我把它擬人化,使它能夠說話,能夠表達思想感情,這樣的開頭一問,使學生頗感新奇,立刻在他們心中引起了回響,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有的學生回答說:“面具是用形狀說話,表達思想感情的。”有的學生回答說:“面具是用顏色說話,表達思想感情的。”我又順勢推出“造型和色彩”的話題,因勢利導,打開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空間。結果,學生的課堂作品形態(tài)各異,色彩紛呈,十分精彩,體現(xiàn)出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二、老師的課堂提問要有深有淺,由淺入深
課堂教學必須實現(xiàn)師生互動,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課堂創(chuàng)新的主體,離開了他們的積極參與,課堂就會失去生氣,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就成了空話。但是,如果只有少數(shù)成績好的學生參與,教學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必須調(diào)動廣大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準備問題時有深有淺,由淺入深。對能力差的學生提問要淺,盡量讓他們答得上來,由此樹立自信,增加其參與的興趣。對能力強的學生提問要深一些,要讓他們踮起腳尖才能企及。這樣的問題能吸引優(yōu)生,使他們感到刺激,從而激發(fā)求知的熱情,積極動腦,認真思索,拓展思維。對單個的學生提問是如此,在整個一堂課的教學中提問也應如比,堅持由淺入深的提問原則。這樣才能環(huán)環(huán)緊扣,步步深入,使學生不斷受到激發(fā),驚喜一個接著一個,在教師的推動下達到創(chuàng)造的高朝。
比如我在《京劇臉譜》這一課的教學中,就采用了這種方法。我在這一課中提了五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①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臉譜嗎;②你們知道哪些戲劇里有臉譜;③京劇里有哪幾種角色畫臉譜;④臉譜的色彩有什么特點;⑤臉譜的譜式有什么特點。其中第一和第四問較淺,只要認真看了教材,每個學生都能回答,我就盡量讓能力差的同學回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第二、第三問稍微深些,我就讓能力較強、知識面較廣的同學回答,讓他們展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最后一問更深一些,就在我不斷地啟發(fā)、誘導和講解中完成。這樣一系列有淺有深,又由淺入深的提問,使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始終被緊緊抓住,思維十分活躍,并在繪制臉譜時積極創(chuàng)新,繪制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
三、老師的課堂提問究竟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和效果
從表面上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發(fā)現(xiàn)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但這樣的理解毫無疑問是淺層次的,僅僅出于這樣的理解而設計的課堂提問必然過于簡單而生硬。在認真研究《美術課程標準》之后,我們完全可以讓課堂提問實現(xiàn)更深層次的目的,達到原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課堂提問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
新奇有趣的提問,能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探求問題答案的強烈愿望,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意識。如上《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一課時,有位老師按部就班地先提問: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什么?這一提問沒有在學生中產(chǎn)生明顯的反響。有幾位學生舉手,老師選了其中的一位讓他回答,其答案大體上是對課本上有關文字的復述。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樣的結局,我在上這一課時,先用白塑料瓶裝了一些果汁,然后提問:“我這里的果汁雖然很好喝可很難賣出去,大家?guī)屠蠋煶龀鳇c子,給它設計出色彩誘人的包裝,行不行?”問題一提出,學生們都感到非常有趣,齊聲說:“好!”緊接著我先布置大家討論:要想果汁的包裝色彩誘人,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哪些問題呢?學生們熱烈討論。對于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目的這一問題我則留到快下課時才提問。結果這節(jié)課在這種探究的氣氛中輕松展開了。
(二)課堂提問應該有助于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
美術課堂上,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互動的關系,善于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提煉選擇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藝術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所以,課堂提問的設計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注意趣味、層次、靈活。此外,提問應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有信心回答問題,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三)課堂提問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就要注意提問的時機和提問的語氣語調(diào),以及掌握好提問的方式與技巧,在提問后給予適當?shù)脑u價,通過設疑、激趣、引思,發(fā)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主動探究。
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活動之一,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多動腦筋,積極思索,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關鍵。提問提得好,提得巧,一堂課就“活”了,學生的思維也就“活”了。我認為美術教育創(chuàng)新要在“問”字上下功夫。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在講究提問和優(yōu)化提問上下功夫,講策略,才能做到教學互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