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元
摘要:教育是培養人、塑造人的一種社會活動,要提高社會的發展水平,就必須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語文情感教育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目前,盡管語文情感教育還處于弱勢階段,但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情感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重提語文情感教育,正是語文教育發展的方向,是時代的呼喚,是更高層次的躍進,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小學生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中指出:“教育的一個特定目的就是要培養感情方面的品質,特別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中的感情品質?!痹趯W生思維形成的初級階段,小學生的情感教學工作更為重要。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和實施策略探究亟待進行。本文首先說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主要作用,然后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最后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意義
1.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積極健康的情感有益于人的健康發展,消極抑郁的情感則會消磨人們的心智,消耗磨蝕人的精力。語文學科濃厚的人文性是語文情感教育的基礎,它所負載著豐富的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塑造自我,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糾正小學生認識上的偏差,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進行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是教師根據相應的教育教學要求,以教育教學活動的形式展現出來,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生積極變化,產生新的品質的過程,也是教師在尊重和關愛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飽滿的工作熱情走進課堂,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調動生動活潑和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就會“從感情上扣擊學生的心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更是師愛的體現,可以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喚起相應的情緒情感,使學生的思維、記憶及想象的馬達發動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增強責任感,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率。
二、當前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現狀
語文與數學等自然學科不同,需要的是循序漸進的滲透、熏陶,而不是重復不斷的邏輯思考以及訓練。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老師更加貼近學生,使學生的地位更加民主。當前,許多教師仍然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上語文課,這不利于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實施。例如,讓學生做閱讀理解的習題,試圖用反復練習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識別以及意義的理解,這樣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下意識地排斥語文學習,情感教育就很難依托于語文來影響學生。還有一些教師不注意處理與學生的關系,不僅讓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減少,而且還給學生產生了不良的情感體驗;部分教師還沿用以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致使題海戰術泛濫,學生被單調的練習壓得無法喘息。以上種種不良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于當前的一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這樣的結果導致學生無法愛上語文,也就不能在語文課上實施相應的情感教育,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浪費了教學資源及學生的時間。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營造“人文化”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一個風趣幽默的人比一個枯燥呆板的人更受人歡迎,這樣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展現個人魅力,為學生營造出“人文化”的學習氛圍,多運用風趣幽默和時下流行的語言詞匯,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微笑最能觸及到別人的心靈,因此,教師要多微笑,同時,還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民主、和諧、人文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伯牙絕鉉》一課時,如按照傳統的講讀,做筆記,課后練習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整個過程索然無味,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而將角色扮演的游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可有效改變這一現狀,當學生選角色朗讀后,可以進行角色扮演,重現課文場景。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鐘子死后,伯牙破琴絕弦”的內涵,在學習了知識的同時,使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
2.充分挖掘課本當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的課文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容易理解,但所蘊含的情感卻十分豐富的課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對語文課文進行深入的挖掘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生字句子、了解課文的故事梗概外,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其課文的內涵,要讓學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凄慘和無助,培養憐憫之情。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讀課文,再配上一些寒冷的風聲,使得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在意義。再比如《我們愛你啊,中國》是這篇課文,體裁是現代詩歌。作者飽含深情熱情贊美了祖國的美。教學時教師應把握詩歌特點,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讀好詩歌,在讀中想象、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知,感受詩歌的音律美,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初步領悟詩歌,感受祖國的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從而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喚起學生為國好好讀書的責任感。
除以上兩點之外,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情感;競爭合作引發學生情感;找準切入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加工、重組教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引發興趣陶冶情操,激活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等等,在此就不做一一敘述了。
在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語文課程改革的著重點逐漸轉移到豐富人文內涵和情感因素上來。在各科學科課程的目標中,情感目標的比重增加,情感目標與知識和技能目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對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地研究和反思,以豐富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理論,使情感教學理論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得以更好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
[2]王雪梅.淺談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M].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
[3]左一喻.論語文的情感教學[C].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