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璽
摘要:對于高職生來說,他們的英語學習的基礎相對薄弱,對于英語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缺乏一定的主動性。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在高職英語的翻譯教學中可以適當講解英漢語言的差異。在對高職生學期特點了解的前提下,將中英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對比出來,應用到翻譯板塊的教學,以期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語言對比;高職英語;翻譯教學
一、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學生的構成相對特殊,學習的狀況不夠統一,特別是學生的英語基礎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聽力、寫作和語法方面的知識都不夠扎實,水平較低[1]。加上上課的氣氛比較沉悶死板,更是無法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翻譯的興趣。另外很多的學生從思想上面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能力比較差,因此更會對英語產生抵觸的心理。由此我們發現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的方式還需要進行不斷的變革,以促進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素質的提升。
二、英漢語言對比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英語更加側重于形式的連接,通過一些連接的方式形成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但是漢語則注重的是意合。所以漢語往往更具有靈活性。那么兩者之間在進行翻譯時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這個差異性,內化型分析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充分做好兩者之間關鍵標志詞的靈活轉換。
英語翻譯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尤其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來說,如果想要培養出職業素養較高的英語人才,我們需要在英語翻譯的教學上面下功夫。那么作為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全面的了解與翻譯相關的一些教學的方式和技巧。結合對比的方式,掌握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異同。另外作為高職生自身存在著一些特點,那么作為高職英語翻譯教師就更不能采用高中或者是本科大學的教法來進行教學工作。我們需要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翻譯教學活動中,提高翻譯教學的質量。
那么在高職英語的翻譯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翻譯思維。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兩種語言的異同點,清楚兩種語言詞匯對應的情況,從而能夠更加科學和合理的進行文本的翻譯。一般情況下英語的句子較長,里面會涉及到短語、套句,很多的詞匯都會融合在一個句子當中,層次感比較清晰[2]。但是漢語在表達時具有明顯的先后順序,也會用到一些虛詞,那么我們在進行翻譯時就需要對這兩種語言有清楚地認識,然后利用好語言不同的句式特點,進行合理轉換,使翻譯的內容更加得體。
(一)理清句子的主干。
在進行英譯漢時,我們要認清楚英語的句子中的主干和各個句子之間的關系,把握好時態的變化,然后根據漢語的特點通過一些連接的詞語將句子進行整理。那么反過來在漢譯英時,我們要分析句子中的主句,根據補譯的方式,翻譯出修飾部分。總之對于長句子的翻譯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了解英漢翻譯的不同,掌握必要的技巧。
(二)分析定語。
從形態的角度分析,英語是一種靜態的語言,而漢語則是動態形式的。那么這就決定了英漢在進行翻譯時切不可逐詞進行翻譯。那么這里要特別注意定語在英漢句子中不同的位置。比如在進行英譯漢時,我們就要充分考慮到漢語句子的特點和習慣,把定語移到中心詞的前面,而反過來,我們也要注意及時的改變詞序,使得我們的譯文在表達上面更加的順暢和自然。
(三)分析中英錯誤實例。
因為受到母語影響,對于很多的高職生而言,他們并不是很清楚英語的內部的一些規則和結構,那么導致了在翻譯中出錯較多,這也就導致了翻譯的文本呈現出了中式的英語。那么高職生要善于從自己的錯誤中進行總結,講規則進行識記,避免錯誤[3]。
(四)英語中還存在一些時態的變化,教師需要培養學生使用時態特征詞的意識,具體體現到英漢譯文的區別性呈現中。
結語:
因為畢竟作為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我們不能夠完全地系統性學習英語翻譯中的更多的知識。那么這就需要我們精要地對兩種語言進行特征分析。爭取做好兩者之間的協調。學生就需要在教師引導下的實踐中觀察兩種語言的差異,靈活的掌握如何更好地處理一些翻譯點。加強對兩種語言的了解,把握兩種語言的規則,從而提升自己的翻譯水平。
參考文獻:
[1]從對比語言學角度研究形合意合在英漢互譯中的轉化問題[J].王紅.譯林(學術版). 2012(06)
[2]英漢語法形合意合特征的對比研究——兼論洪堡特的漢語語法觀和語言哲學思想[J]. 楊元剛.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
[3]對比語言學視角下的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研究[J].夏寧滿.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