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企業文化軟實力是一種非物質型力量,能有效增強企業向心力、凝聚力,提升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及產業整合能力。當前,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發展,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文化軟實力構成及作用,并對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文化軟實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實力分為硬實力(Hard Power)和軟實力(Soft Power)兩種,硬實力是一種有形力量或物質力量,軟實力則是一種非物質型力量,即一切無形的、難以量化的、表現為精神思想文化影響的力量。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系理論中新自由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約瑟夫·奈,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一書中,最早提出并闡述了“軟實力”概念。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為企業文化實力建設指明了新的方向。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深刻認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積極探討有效策略,不斷培育和提高企業文化軟實力,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占據不敗之地。
一、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構成及作用
(一)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構成
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構成,可分為精神力、制度力、行為力、物質力四種,見圖1所示。精神力主要包括企業精神、企業哲學和企業道德,制度力主要包括企業制度與管理、企業組織機構以及企業民主,行為力主要包括企業素質、企業風格和企業影響力,物質力主要包括企業形象、企業環境和企業業績目標等。
圖 1 企業文化軟實力構成
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形成,需要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特定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二是員工對于企業文化具有認同感。其中,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軟實力最集中的表現。例如,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六公司以“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為企業價值觀,并在此企業價值觀指導下,形成了學習文化、爭先文化、品牌文化及創效文化等豐富多樣的特色文化,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內部的精神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企業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在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漸從有形產品競爭,轉變為品牌、服務、企業文化、資本實力等方面的競爭。在人才為本的競爭背景下,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
二、當前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發展的困境
從當前來看,我國企業高層管理者已經認識到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價值作用,逐漸加強了對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但由于在對企業文化軟實力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在實踐中也未將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有機結合等,導致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發展存在一定的困囿,制約了企業文化軟實力效能的發揮。
(一)文化觀念滯后
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國有企業雖然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了企業文化結構,但受到傳統價值理念、人情文化等的影響,在生產實踐中,許多國企領導的文化意識非常淡薄,企業文化軟實力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有的國企人力資源管理中,至今還存在“論資排輩”現象;有的國有企業對于企業文化宣傳不足,員工欠缺對企業先進文化理念深刻認知和完全認同,導致文化建設活動缺少堅實的制度保障和職工群眾基礎,難以長久、持續地進行,使得企業文化軟實力提升困難重重。
(二)文化軟實力發展缺少規劃
改革開放后,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才真正開始起步,盡管很多企業已經建立起自己的企業文化,但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沒有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也缺少相應的企業文化建設制度保障,導致企業軟實力水平不強。
三、提高企業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文化建設總體規劃,培育卓越的現代企業文化
知識經濟的興起,改變了資源成本的統治地位,文化產生的效益日漸凸顯,正超越傳統硬實力而成為企業制勝市場的關鍵。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持久的競爭力源于卓越的企業文化。在外部經營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必須要樹立文化戰略思維,深入了解文化軟實力的內涵,增強文化競爭意識,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戰略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特色企業文化建設,形成獨具企業特色的文化價值觀,以此來提升企業向心力和員工凝聚力。同時,在企業文化目標指引下,國有企業在延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秀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基礎上,還要培育能反映企業發展規律、體現行業特征、滿足員工心理需求的企業文化體系,使企業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能充分發揮積極正向作用,將文化真正融入到企業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文化軟實力建設機制,促進文化與企業管理深度交融
企業文化注重通過精神引導、教育促進、境界提升來提高企業治理效能,但也離不開硬性規范支撐,也就是完善的企業制度與機制建設。在企業文化軟實力發展過程中,既要從文化和核心價值理念上對員工進行引導、鼓舞和熏陶漸染,形成一種正向的凝聚力,同時,也要通過制度規范來確保文化建設的實效,強化文化建設組織領導力度,形成完善的企業文化建設機制。此外,國有企業還應立足企業實際,結合文化建設目標,健全企業文化建設管理和考核機制,使文化與企業管理機制深度交融,以鞏固文化建設成果。
(三)創新文化建設方式,鼓勵全員參與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
創新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企業能夠長久立足市場的保證。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國內外激烈變幻的競爭環境。例如,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敢于挑戰、虛心學習、轉化成果、創新創造,攻克新領域施工的一道道難關,形成了“學習文化”;項目施工跑步進場、爭先進、扛大旗,用“第一”鑄就良好信譽,形成了“爭先文化”;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鐵路、水利、公路、市政、地鐵、房建等領域業績亮麗,形成了“品牌文化”;項目實行扁平化管理,做到精細化管控,實施清包帶勞務,落實項目管理二十條強制規定,豐富創效手段,實現項目無管理性虧損,創效能力在全集團領先,形成了“創效文化”,激發了職工愛崗敬業的熱情,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內部氛圍。在此基礎上,公司內部形成了穩內拓外、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企業文化軟實力逐漸超越硬實力,成為企業致勝市場的戰略因素。企業只有通過強化企業文化建設,來不斷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才能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實現企業健康、良性的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玉良.提升企業文化軟實力,推動企業創新轉型[J].中外企業文化,2016(01):28-29.
[2] 劉連根.讓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J].中國農村金融,2016(07):59-60.
[3] 白佑夕.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12):271.
[4] 李園園.關于企業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08):237.
[5] 葉國燦.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之對策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01(5)
[6] 趙華立.企業執行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
[7] 廖政中,張巖.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研究與思考[J].廣東科技,新商道,2009(8).
[8] 張勇.構建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執行文化研究[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