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彬 劉旭
摘要:新近修訂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尤為突出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并在生活中能夠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要依托于數學的教育教學:首先,把握數學的本質;其次,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再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與他人交流;最后,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本質。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
教育的著眼點和重心是人的發展,為實現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途徑和方法。在數學這一學科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關鍵的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能夠應用數學的思維去看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高中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中的重要一環,學生即便將來沒有從事數學有關的職業,但在接受過高中數學教育后,也應保持著嚴謹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等一系列數學的核心素養。從以下幾方面來闡述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 把握數學本質
數學的本質,本是一個哲學的問題。這里是針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一般模式:即精講教材,具體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抽出必要知識點進行講解,其余大部分時間都是對所講知識點進行練習,這樣鍛煉的是學生的解題技能,對于活躍的數學思維涉及甚少,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數學的本質應是對數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公式定理的推理過程、由來;數學理性思維的培養。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教材有所統籌規劃,細致研究領悟,弄懂教材編寫者意圖,靈活應用生活中的實例,以激發學生興趣,并且建立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避免出現“學微積分有什么用呀,我買菜要用微積分嗎”類似的抱怨。對于數學的公式定理,很多時候直接告知學生,沒有進行嚴密的推理證明,致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掌握來龍去脈,僅靠記憶,學生會越來越覺得數學枯燥無味,認為數學就是公式定理的簡單疊加,泯滅了數學的本質。數學最重要的思想是邏輯推理的理性思維,在進行邏輯推理時可引入數學史中那些美麗的故事,以名人事跡激發學生的潛能,喚起對數學的熱愛,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
二、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很多數學問題抽象于實際生活中,以求用公式定理這些一般規律來解決問題。教師的教學以及對知識的把握是自上而下的,而學生的學習是由未知到真知的過程,那么為了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為了避免直接公式定理教授的枯燥乏味,教學設計要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具體到一般的模式進行。學生一點點進入情境,理解情境后,教師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這樣鍛煉了學生數學的理性邏輯思維。同時學生對不懂的地方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是學習的進一步升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通過深入思考和研究,還未能解決的問題,再來請教老師,即所謂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自身能力得到提高,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并發展為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在創設的情境中可引入比如患病率的問題,適當延展使學生熱愛生命,健康生活,這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 啟發思考,鼓勵交流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重啟發與交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本身的創造性思維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程度,表面上會用公式定理的一般形式,但對其形式稍作變換,學生就往往難以應對,對這類問題的解決上,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的思考,避免教師直接講授,學生跟著模仿的教學形式。通過題海戰術來刷分的方法已被批判,但仍有教師使用,訓練出來的都是考試機器,沒有形成數學的核心素養,一定程度上講是失敗的。在教學中,當教師發現學生遇到難題時,可通過循循善誘,并鼓勵同學小組間交流,但這樣做對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小組交流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學生的思維是有差異的,可能會形成很多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課前備課未必充分,因此要求教師有快速的反應能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正所謂“教學相長”,在啟發、鼓勵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使教師專業自身也得到了成長。同學之間交流合作,鍛煉了學生的交往溝通能力,這也是學生所應形成的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
四、 掌握知識,感悟本質
核心素養的首要方面就是文化基礎,數學核心素養在這方面主要是指數學知識的掌握,高中作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階段,對知識掌握的扎實與否要求較高,這也是新課標中把數學教學中的“雙基”發展為“四基”的原因。過去的“雙基”指的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通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前兩個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就是掌握知識。對于感悟本質,一方面是數學基本思想即數學抽象、數學模型、等量替換、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但最重要的思想還是演繹和歸納思想,另一方面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有直接的活動經驗可以通過諸如購買物品、校園設計等活動獲得;而間接的、作為創設實際情景、構建數學模型中所獲得的數學經驗;設計的活動經驗是單純的數學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概率問題的拋硬幣;而思考活動經驗則通過分析、歸納等方法獲得數學經驗。這些都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核心素養作為養料,為使高中生能夠健康全面的發展,核心素養既是目標也是規范。落實到數學教育教學中,應做到把握數學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與他人交流;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數學本質,從而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錦,李龍安,侯學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數學教學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10:32-36.
[2]王冰.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1:39-40.
[3]喻平.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與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7,01:48-53.
作者簡介:
武彬,中學一級,劉旭,中學一級,遼寧省鐵嶺市,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