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才
【摘要】數學是初中基礎教學科目之一,數學教學的質量對學生的綜合成績、素質有著一定的影響。那么如何來提高初三數學的教學質量呢?就數學的教學方法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三數學 教學質量 方法研究
一、創建教學情境,提升教學質量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運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時可以創建教學情景,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借助教師的語言來創建,如在進行《概率初步》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是常常會用到概率的知識呢?如對某一件事持有猶豫態度的時候,你會用擲硬幣來決定,那么擲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各是多少呢?”這樣的語言來讓學生意識到什么是隨機事件、什么是概率,這比單純地告訴學生概率的定義要有趣得多;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建教學的情境,近幾年來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在了我們的生活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建教學的情境,既能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投影與視圖》的教學時,這個知識點很抽象,教師借助自己的語言和粉筆黑板很難描述出來,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利用一些網上的軟件將這些東西制作出來讓學生用更清晰的方式認識到什么是左視圖、主視圖、俯視圖,等等,教學的效果肯定會更好一些。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提升教學的質量。
二、合作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學習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但是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依舊有很多知識點存在很大難度,如果要求學生獨立學習的話可能很難完成教學的任務,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所謂合作式學習指的是在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每五六個人組成一個合作小組,大家一起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總結并得到最終結論的教學形式。舉例而言:二次函數一直是初三教學的重點、難點,很多學生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一個合作小組,就二次函數容易出現的題目類型、解題方法進行探討,總結出二次函數中所有的出題方式以及對應的解題技巧,一個學生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一組學生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方式能夠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能提升教學的效率、增強班級凝聚力。
三、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倡導的是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學習態度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舉例而言:在進行《反比例函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為同一層次,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獨立學習并要求他們完成“反比例函數的定義、性質、應用”等內容的學習;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為另一層次,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完成“反比例函數的定義、性質”等內容的學習,并重點引導他們進行互助式學習,提升這一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為最后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學生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就是改善學習方法、提升數學成績,所以教師可以不對這一部分學生設置教學任務,重點觀察他們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學習過程中有什么疑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保證他們能夠有所收獲。分層教學并不是對學生的歧視,而是指采取更適合學生的方式來教學,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都有所提升。
四、合理制定復習計劃
初三的學生不僅要學習新知識,還要對初中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總結,所以初三的學生會很忙,如果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沒有一個良好規劃的話,教學的質量肯定很難提升。那么教師應該如何來制定教學計劃呢?首先,是初步復習,教師在引導學生初步復習時不要一味地要求學生解決那些難題、大題,而是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內容自己來梳理知識點、去掌握基礎的知識;其次,是二輪復習,二輪復習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引導學生結合自己這三年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再次,就是總復習,在一輪、二輪復習中學生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和解題能力,這一輪則要重點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教會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來解決更多的問題。當這三輪復習完成之后,學生的數學成績自然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復習計劃的制定。
初三的數學教學,它不僅包含了學生新知識的學習,也包括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總結,初三還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關鍵時期,希望各位數學教師能夠重視起教學方式的運用,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丹.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考試,201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