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合爾尼沙·依那依提
【摘要】在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是當今中職學校的重要任務,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與生活習慣的形成期,需要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從當前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緊迫性以及歷史德育教育的可行性出發,分析德育滲透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 歷史教學 德育滲透 措施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素質教學理念的深入推行,在中職院校中的德育教育重要性開始凸顯,其作為中等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培養基地,肩負著培養全面性人才的重任,由于中職學生尚處于青春期,其自我意識相對較強、物質利益的觀念開始加重,卻缺乏道德意識與集體觀念,而歷史課程以其豐富的德育內涵,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中有著較高的可行性。
一、當前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緊迫性
現階段中職學生多以自我為中心,對學習不重視,缺乏責任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中職學校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長期對德育教育的淡漠,導致中職學生德育教育水平受限,再加上部分學校僅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技能水平,導致教育目標發生偏離,學校對學生個體發展和心理教育得不重視,將德育教育課程視為假、大、空、可有可無的科目,使得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情況不同樂觀。
二、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1.歷史事件的德育內涵
歷史中的人物和事件與現實生活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凝結著古今人類的道德品質反映,從科學文化、革命斗爭再到科技人文,都體現者人民的奮斗和進取精神,是人類積極價值觀念的重要體現。
2.歷史人物的德育內涵
在歷史人物的經典事跡中可以明確當其歷史條件下道德規范的特性,在教學中可利用這一特性實現對學生的啟發,如牛頓的思考、愛迪生的探索實驗、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以及革命歷史人物的大無畏精神,都能夠在學生的成長中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有著極強的示范性作用。
三、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對策
1.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中職學校歷史教師需順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要求,逐步的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首先需保證自身具備扎實的、專業的知識體系,同時還需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具有緊迫感、危機感,通過自我學習、教學實踐不斷提升自我知識水平與教學水平。教師需認真準備每一堂歷史課程,將德育教育內容與趣味性、藝術性、理論性知識融為一體,通過自身努力,帶領學生喜歡歷史課,通過提升自我道德水平與價值觀修養,實現“以德服人”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中國近代史》的學習中,教師不僅需要帶領學生了解革命歷程和艱苦奮斗的歷史,同時還需要明白革命最終取得勝利的本質原因,國家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依靠群眾的力量,完成的民族獨立與解放。學生在掌握事件發生時間、背景以及相關知識的前提下,需重點明白黨的領導重要性,明白“落后即挨打”的道理,從而樹立一種正向的政治理念與道德觀念,明白只有通過奮斗和奉獻才會有好的生活。
2.整合德育資源
在中職課本中包含較多的德育資源,其涵蓋著古今中外各個領域中,教師需做好教材知識的有效整合,發揮好集體合作與同伴互助的作用,進而整理出多樣化、導向化的德育教學題材。教師可通過一些名人故事、經典事例來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們明白何為正確的、何為錯誤的,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感化作用。如在《辛亥革命》一課中,教師可留出時間由學生們發表看法與評價,很多學生表示出對革命失敗的惋惜,那么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假設:如果你是孫中山先生,你會采取何種措施?鼓勵學生么踴躍發言,學生發表自己看法:如果我是孫中山,那我一定不會輕易的交出革命權,我會選擇積極對抗,因為妥協只會助長敵人氣焰。教師需對學生的看法進行表揚與肯定,并由此引出生活中在面對惡勢力、困境時,我們也同樣不可妥協,與其為學生們制定空泛的“愛國”概念,不如通過實際例子來闡述愛國的表現。
3.豐富教學方法
在課程組織與教學過程中,都有可利用的德育教育資源,對這一部分的有效利用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完成德育滲透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可創新和豐富教學手段,加強教育實效性,通過多媒體、微課、小組合作、案例教學等手段展開教學,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歷史知識的講述、古代詩詞的鑒賞等內容,啟迪學生思維,是學生在每一屆課程中都能夠產生新的體驗與感受。例如,在講到《共產黨成立》一課中,可在課前利用“微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們播放《南昌起義》《黨的女兒》《守望明天》《建黨偉業》等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們產生一種更為直觀的概念。又如,在學習《中日戰爭》時,可為學生們放映《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等帶影片資料,并基于此展開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們在宏觀角度上意識到當今和平環境的來之不易,從而樹立更加宏遠的學習目標。
四、結束語
在中職學校歷史課程資源中涵蓋了較多的傳統文化、民族習慣等,能夠引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另外,歷史文化還能夠為中職學生產生一種德育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具體形象思維獲得理性認識,并由此內化為適用于自身的道德評判標準,實現理論意識到實踐行為全面升華。
參考文獻:
[1]陳艷秋.淺談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老區建設,2015,(03):61-62.
[2]江偉平.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251-252.
[3]高麗金.淺談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09):110-111.
[4]姬磊.淺談德育教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4,(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