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得到全面的傳播及擴散。尤其是會計行業中,更是將互聯網+作為行業改革的重點內容。本文,從互聯網+背景入手,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深度分析,希望借助于本文,能夠探索出有效的融合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 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 融合分析
一、互聯網+對會計活動造成的影響分析
不同行業的變化與發展,在這個時代體現出了極為明顯的不同。人們不禁對于物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并且在精神層面及其他層面同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互聯網+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以后,企業便逐步開始了云系統及計算機的應用。這標志著,現如今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信息管理時代。通過互聯網+有關技術的應用,能夠保障企業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的有效交流,實現了企業系統及時的更新換代。能夠為管理成員與客戶提供寬領域及多角度的交流平臺[1]。
(一)能夠加強會計信息的時效性與共享性
企業進行決策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企業進行決策的基礎工作,便是掌握好企業財務的內部信息。這需要企業對于財務部門的賬目情況有所了解。因此,企業在進行決策時,往往都需要財務會計的賬目記錄作為決策支持。不過,傳統財務會計在記錄賬務時,卻往往存在許多的不合理。而互聯網有關技術,卻可以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同步過程分析與加強結果的統一協調性。此外,借助于互聯網+有關技術,其還能夠及時預測好項目的經營風險,從而提前做好應急措施,防范經營風險。這是企業能夠適應市場變化的最佳途徑。
(二)可以打破傳統會計服務地域界限
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之所以許多企業都能夠重視內部互聯網作為信息溝通平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利用這項技術,可以有效應對傳統活動中,數據交流容易受限于空間限制問題。現如今,許多企業都將數據程序放在了網絡當中。通過線上管理的方式,及時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如,會計實務的咨詢業務,及支付系統均能依靠互聯網平臺實現。隨著會計市場的日趨激烈,唯有合理使用互聯網科技,才能夠打破傳統交流局限,加快會計管理效率的同時,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此外,互聯網技術的關鍵性作用便是,能夠為企業提供實時動態的市場變動信息,這是企業調整經營策略,改變技術方針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聯網技術,企業才可以獲得更為良好的生存空間。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措施
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在某些程度上,為企業能夠快速進入信息化時代,為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堅定地保障與支持。在這一環境下,財會人員能夠進一步投入到企業前臺經營活動,是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完全建設的重要手段。利用互聯網技術,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融合:
(一)數據融合
數據共享,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主體發展方向。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賬務系統融合,能夠將財務信息的目錄進行準確的分類與編碼。這一信息目錄,可以大量存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核算數據,從而方便使用者,及管理者有效的檢索和統計。此外,在備注欄的信息量增加情況下,通過數據的融合,還能夠為管理者與使用者提供豐富的非貨幣信息。財務部門的數據庫資源,能夠應用于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的工作處理中,而不會出現時空間隙。此外,借助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在融合了數據信息后,還能夠保障會計信息質量,杜絕會計信息假像問題的出現。綜合處理會計信息中出現的重復率較高、工作量較大、內容冗余的會計信息。此外,企業還必須提高數據庫安全性的重視。尤其是企業數據庫的會計信息與用戶數據內容,制定集中、科學、規范的訪問制度。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移動技術與云計算技術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不管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2]。企業及用戶數據都被存放到了云服務商數據庫之中。企業利用云數據平臺,可以查詢到所有的部門及公司的財務數據。并通過實時的管理,對財務信息進行處理。當然,在數據共享的條件下,也使得財務數據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便捷。
(二)流程融合
財務流程的融合,是通過企業會計工作的信息交流實現的。為全程掌管會計工作,必須將數據融合,當做會計交流的基本前提,并圍繞此進行兩者的互動活動。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在流程的融合過程中,具有一定邏輯關系。這一關系,既和企業財務績效有關,又和企業發展戰略有關。不難看出,這一邏輯關系十分復雜。最顯著的體現便是,企業財務預算控制,與企業的業績指標評價上。互聯網+技術背景下,技術的發展是促進企業經營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為此,必須圍繞以企業經營活動為中心,打破各部門與單元之間的信息獨立現象。確保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數據信息的無縫銜接,確保企業能夠縱向發展。此外,經營業務與財務管理要實現一體化操作。企業必須找出經營業務數據問題出現原因,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方向。作為企業管理者巨重要的決策工具,企業必須利用好企業數據,合理分析,挖掘數據中能夠推動企業發展的潛在價值。
(三)報表融合
在互聯網背景下,云計算和大數據均獲得了良好且深入的發展。傳統會計活動中,內外報表的分界線,在此過程中被逐漸淡化。企業在制定和提供報表過程中,可以按照自身發展需求,及項目的緊張情況合理選擇。而且,報表的類型實時能夠被得到,從而使會計報表的私人訂制得以實現[3]。在紕漏對外報表信息時,可以智能化的保存需要保護的信息。這樣,既可以滿足企業自身利益需要,同時能夠使有關利益者與政府部門得到詳細準確的會計信息。此外,技術的進步,還為報表的制作和備注的制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提高信息關聯性的同時,發揮了報表的價值和作用。具體表現為,能夠推動報表信息的稽核,杜絕出現違規現象,加強了會計信息總體質量。此外,二者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會計信息的管理能力,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會計信息總量。最后,二者的融合,使得會計信息變得更加對稱,避免了會計信息出現失真。
在互聯網+這一背景下,推動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融合,已成為社會發展必然趨勢。借助于互聯網+相關技術,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得到了更為健全的技術手段,是確保企業財務決策更具高效性與準確性的關鍵。通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企業的管理體系必然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當然,在此過程中,企業應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容性考慮到企業會計的融合方案當中。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設計合理融合方案,及時調整制度當中的不足。這是推動企業在發展中,能夠最大化發揮會計價值的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
[1]羅繼民.“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途徑[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9):42-43.
[2]李婉禎.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7):132.
作者簡介:王澤石(1997-),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學生,本科生,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