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李白婧 楊芬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開展專門的心理教育活動,還要將心理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的整合在一起,落實更加高效、靈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主要研究中專班主任管理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關鍵詞】中專教育 班主任工作 班級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5.1;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12-02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教育新型勢發展而來的創新教育模式,其主要教育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引導以及影響,實現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在中專教育中,要求班主任能夠將班級的管理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的整合起來,以此實現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教育的實際目的。
一、中專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一輪教改的深入推進,突出強調了中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在這一實際情況之下,國內的各大中專學校紛紛開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現代化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的切實要求。在長時間的實踐積累之下,各學校在整合理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實際應用方面,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不足
這一方面主要體現在班主任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不足。一般來說,心理健康專業教師往往不會擔任班主任的職位,而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上,難以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
(二)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程度不高
現階段,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視,這就直接導致了其教學效果的不理想。還有一些班主任,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面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往往也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教學任務,導致心理教育淪為空殼。
(三)對中專學生心理特點認識不足
與其它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中專生往往都是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其在心理特點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個性化程度較高,這一特征,也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難度。
二、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策略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明確的了解,雖然我國廣大中專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論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在實際應用與落實方面,由于各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實際問題,對此,班主任應該積極實踐,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立足發展的角度上,推進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加強班主任培訓
針對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班主任對心理健康知識了解不足的實際問題,學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訓制度,定期對班主任教師開展培訓工作,主要針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方面[1]。同時,還應該加強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互相幫助、互相進步。例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為主題的班主任座談會,在交流會上,可以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師進行講座,提高班主任的理論水平。之后,可以組織班主任進行自由的交流,實現互相進步的效果。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程度
針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經常出現的落實程度不足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可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轉變班主任的教育觀念,使其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主動的將心理教育整合到班主任工作之中去。其次,可以指定一定的績效評價機制,以此形成對教師的激勵。例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心理教育評課活動,讓各班主任組成評課小組,定期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如此,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班主任的積極性。
(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與其它的普通高中相比,中專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相對比較困難。這是由于中專學生感性思維過于活躍,班主任難以在教學活動中兼顧所有的學生。對此,本主任可以借鑒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育的主體,如此,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例如:班主任可以就感恩這一課題開展主體班會,將學生分為兩個陣營,就“是否應該對每一個人報以感恩之心”進行辯論。如此,能夠實現非常有效的教育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教改的深入推進之下,中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臨著新的要求。對此,廣大班主任應該積極實踐,樹立創新意識,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推進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實現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棟.臺港滬三地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