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琦
【摘要】職業教育在國家的支持下高速發展,企業實習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企業實習中,企業一方多注重生產管理,缺少對學生的教育啟發,本文從教師的角度探討了作為教育者如何在企業實習中培養學生職業思維能力。
【關鍵詞】企業實習 職業思維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28-01
近年來職業教育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高速發展,職業教育要求教學過程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著重職業技能的提升,動手實踐培養解決問題能力。企業實習是職校學生將自身所學用于實際檢驗的重要機會,也是提升自身實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職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職業的思維方式需要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反復實踐才能形成,在課堂上單純的理論教學沒有經過親身經歷是很難有所體會。而國內很多中職院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有必要抓住機遇在企業實習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思維。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由課堂學習到企業實習的轉變對于不少中職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跨越,需要配備教師到企業對實習學生進行指導管理,不能單純的只由企業代管。教師應該在不干擾企業實際運作前提下在實習中著重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培養學生的職業思維,使學生明白來企業實習是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徑,是具有意義的。如果缺少了教師啟發,學生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自己領悟明白,教師結合實際啟發學生,學生再通過實習過程反復體會,能使學生少走很多彎路,為將來在企業工作中應對各種挑戰打下基礎。
二、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觀察
學生企業實習不能僅僅是為完成企業安排的任務而工作,要學會改變角度看待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企業會出于效率考慮,將學生安排在一個固定的崗位重復做同樣的工作。這時就要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在工作中多思考多觀察。例如思考如何把當前工作任務做好,觀察企業,思考整個企業是如何運作的,能與學校合作的企業一般都是經過學校篩選的企業都有一定的實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觀察對象,鼓勵學生思考企業是如何管理這么多員工的,企業是怎么安排生產的,企業管理與員工和學校管理學生區別又在哪里。鼓勵學生多與同事溝通,討論問題,培養工作交流技巧。端正學生態度,在實習中教師只是起指導啟發作用,學生必須獨立思考多角度觀察。教師在學生適應工作環境之后就以數個典型的問題作為事例,進行多角度分析,意在培養學生多思考多觀察,然后提出多個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最后讓學生對企業各個方面進行思考觀察,并將觀察的結論通過實習報告進行反饋,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結合工作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學校對教師有一定程度的依賴,認為大大小小的問題請教老師都會得到滿意的答案,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將問題拋給老師,讓老師負責解決,這樣的習慣極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在實際工作中不會有專人來負責為學生解決問題,端正學生的態度,讓學生明白企業是花錢請人回來工作,花錢請人回來解決問題,到企業工作就是受企業雇傭來為企業服務,解決企業問題。學生要由原來依賴他人來解決問題的態度轉變為獨立應對問題,利用資源來解決問題。對工作上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準確定義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什么方式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是一個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是否可以向其它老員工請教從而獲得解決的方法,如果向他人請教又會牽涉到工作上的溝通協作問題,企業實習就是為學生提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的環境。
四、實習總結項目改進再提升
指導學生及時對企業實習中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培養學生適時進行工作總結的良好習慣。提出改進項目,將學生在企業學習到的知識再應用提升。企業實習中哪些地方值得學習,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把在企業學到的知識技能遷移應用到其它項目上。指導學生思考實習中有沒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不足的原因在哪里,引導學生提出改進的方案,然后和學生探討改進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不可行則回頭再思考,如果可行,則如何利用資源著手組織實現,改進之后的情況和之前對比是否真的有所提高,通過對比反思,拓展學生的職業思維。
企業實習是職校學生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工作前的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期間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在學校沒有遇到的問題,如果能抓住機會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教育,培養學生職業思維,相信能為學生未來的工作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銀秀.職業院校企業實習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7
[2]滕勇.新加坡理工學院學生企業實習的特點與思考[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