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曹建琴 宇虹 蘇紅 賈祥瑞
【摘要】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熱”執行功能對注意的影響。方法 選取ADHD兒童和正常兒童各30人,通過實驗比較ADHD兒童和正常兒童在不同情緒狀態和不同動機驅動下的選擇差異,并在時間序列上進行一年的追蹤研究。結論 “熱”執行功能對ADHD兒童的注意保持和維持具有顯著作用,隨兒童發展“熱”執行功能對兒童的注意的穩定性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熱”執行功能 注意
【中圖分類號】R749.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14-01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核心缺陷是以注意障礙為特征的認知功能缺陷[1][2]。Douglas提出ADHD由于認知—神經心理缺陷,尤其是注意力和執行功能方面的缺陷。已有學者發現“熱”執行功能對ADHD患兒的操作成績有顯著影響[3],且多動沖動癥狀與“熱”執行功能關系密切[4][5]。因此,需考慮是否是由于動機或情感系統發展不同導致了ADHD兒童和正常兒童在注意操作中的不同。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實驗組:對某市5所小學一至四年級學齡兒童通過Conners父母量表進行初篩,多動指數得分(平均值)超過同齡兒童2個標準差,為初篩陽性,再經DMS-IV診斷確診,排除其他精神及軀體疾病后,為實驗組,共30人(男17,女13),平均年齡7.88歲,均為右利手,實驗前1周內未服用過中樞興奮劑及其他治療。對照組兒童在年齡、性別和智力與實驗組相匹配,共30人,平均年齡7.90歲。
1.2方法 本研究采取2(被試類型)×3(測試時間)×2(實驗任務)的混合實驗設計,并在一年內選取1月、6月和12月進行追蹤測試。通過e-prime自編實驗程序,借助計算機統一呈現給被試,具體流程如下:實驗1獎勵情境下的維斯康星卡片分類任務:反饋方式為正確用笑臉伴言語反饋,如“你真棒,你很厲害哦”等反饋,錯誤用哭臉伴言語反饋,如“你真笨,你太差了” 等。且屏幕上方的記分牌將被試選擇正確與錯誤的累積結果呈現,根據累積結果予以獎勵。共128題計算機自動生成結果,記錄完成分類數、錯誤應答數、選擇錯誤率。實驗2獎勵情境下的時間折扣任務:在假設情境中,重復選擇小的變化的立即兌現的獎勵和大的不變的可變延遲(現在、明天、后天、1周、2周)兌現的獎勵(30元)。獎勵的等級是1元、5元、10元、20元和30元。每個小的立即獎勵和4個延遲的大的獎勵配對,共120次選擇測試。計算機記錄被試選擇的獎勵的大小、兌現期限及反應時間。
2.結果
獎勵情境下威斯康星卡片分類任務結果分析,兩類兒童在完成分類數上差異不顯著(F=3.30,P=0.08),在錯誤應答數(F=3.92,P<0.05)及選擇錯誤率(F=13.96,P<0.05)上差異顯著。勵情境下的時間折扣任務結果分析兩類兒童在兌現期限和反應時間上差異顯著,在獎勵大小上差異不顯著。在兌現期限上,ADHD兒童顯著短于正常兒童(F=4.37,P<0.05);在反應時,間上,ADHD兒童顯著短于正常兒童(F=3.98,P<0.05);在獎勵大小上,兩類兒童差異不顯著(F=1.12,P>0.05)。獎勵情境下的維斯康星卡片分類任務追蹤研究結果,隨著兒童年齡增長,“熱”執行功能對注意持續時間具有促進作用,可延長兒童注意持久性。兩類兒童在完成分類數上差異不顯著(F=5.21,P<0.05),但在錯誤應答數上,ADHD兒童隨時間發展,其自身發展差異顯著(F=1.46,P>0.05),與正常兒童相比,差異邊緣顯著(F=2.58,P>0.05)。
3.討論
研究發現獎賞對ADHD兒童的任務完成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在完成分類數上與正常兒童相比差異不顯著,但在錯誤應答數及選擇錯誤率上與正常兒童相比仍存在顯著差異,可見情感和動機等熱因素可促進ADHD兒童的持續性注意,但對任務完成質量的促進作用不明顯。獎勵情境下的時間折扣任務中,兩類兒童總體在獎勵大小上無顯著差異,但在獎勵時間上差異顯著,可見,ADHD兒童在延遲滿足上存在缺陷,且在反應時間上,ADHD兒童的更難做出選擇。本研究由于被試數量的原因,沒有對ADHD兒童進行亞型分組,未來可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靜進.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療進展 [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2):965-970.
[2]Zelazo P D,Muller U.Executive Function in Typical and A typical Development [M]. Handbook of Child hood Cognitive Development. Ox ford: Black well Press, 2002: 445-469.
[3]姚靜,金敏,劉軍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臨床亞型患兒執行功能的研究 [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4,23(11):986-988.
[4]Ellen D, Herbert R, Jan R. W ,et al.No Evidence for Inhibitory Deficits or Altered Reward Processing in ADHD: Data From a New Integrated Monetary Incentive Delay Go/No-Go Task[J].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2013,2(4):1-15.
[5]Desman C,Petermann F,Hampel P. Deficit in response inhibi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鄄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Impact of motivation?[J] Child Neuro?鄄psychology, 2008,14(6):483-503.
作者簡介:
李楊(1982-),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