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基于此種背景下,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誕生,其能夠有效減少企業經營行為給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有利于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可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因此,企業應主動適應生態文明的市場環境,合理運用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將其融入日常管理活動中,從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 經營活動 績效管理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深入推進,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不良影響,極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們生活質量。企業作為經濟建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應主動承擔環境污染治理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資源是企業內部特殊資源,具有能動性的特征,與普通物質資產相比其價值創造的潛力更大,這也是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原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基于節能、綠色環保的角度貫徹可持續發展策略,使得人才戰略與企業環境發展戰略始終保持一致,從而增強企業經濟活力。
一、現代化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基礎概念
(一)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含義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1978年,WECD(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能夠滿足當前人們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不會危害后代需求能力的一種發展情形,之后就有研究學者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提出“環境管理”的概念,其指出環境管理主要是指通過改變企業管理制度、活動計劃、內部組織結構而應對環境變化的行為。到2011年,國內外研究學者又將目光投向人力資源管理,將其與環境管理聯系起來,而形成全新研究領域——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以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要求企業員工共同參與到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活動中,如節能辦公室、在線培訓、電子檔案等,從而提升員工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認知,通過綠色、環保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節省企業生產成本,以實現企業環境友好型戰略目標。
(二)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理論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理論為自然資源基礎觀,以戰略管理、組織經濟學理念等為基礎,重點關注組織環境、產業的分析,將組織資源與發展戰略統一起來,從人力資源等現有企業資源角度探討競爭位置,但自然資源基礎觀忽略了企業破壞生態環境達到自身經濟利益的問題,為彌補這一理論的不足,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出現,此種管理觀點認為如果企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應將自然環境要素融入以資源基礎觀為基礎的綠色管理框架中,須加大對三種戰略能力的重視,即產品監督控制、環境污染防止與可持續發展,優化配置企業內部自然資源,提升企業綠色管理的有效性。
二、現代化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運用意義與影響因素
(一)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
根據當前學者研究成果而言,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作用與意義體現在員工、企業兩個方面:基于員工的角度分析,首先,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貫徹在員工工作過程中,使其參與到公司環境管理系統中,可有效改變員工生活中對環境保護的態度、行為,樹立其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迫切性,讓員工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環境[3];其次,本身具有環保意識的員工更愿意選擇擁有環保理念的公司,如果企業不具備環保戰略意識,有可能會讓員工對工作產生不滿意的情緒,甚至會出現離職的情況。但此種行為僅出現在環保意識高的員工工作中,其作用機制仍有待檢驗。
基于企業的角度分析,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有形以及無形資產,通過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其能夠持續利用公司內部資源,進而有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有利于提高環保效益,可增加企業無形資產收益,能夠為企業構建良好品牌。
(二)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因素
影響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素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1)宏觀層面:主要是指企業外部環境,基于全球化經濟、生態環境保護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必須選擇與經濟發展需求相符的管理方式,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大份額。同時,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與政府有著密切關系,我國正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企業的環境管理行為提出了更高要求;(2)微觀層面:企業內部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環境管理,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較高時,更會吸引有能力的工作人員。
三、現代化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應用策略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應用,需要企業、政府組織共同努力,企業應綜合考慮自身發展戰略、生態效益等因素,科學貫徹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優化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節省企業生產開發成本,充分發揮企業員工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綠色人才選拔與招聘
人才招聘、選拔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環節,直接決定著企業人才的質量、選才類型,必須從持續發展角度,為企業招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當前,很多跨國企業致力于把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打造成企業文化皮拍,以吸納更多有環保、節能意識的員工。如企業在招聘時,可將綠色議題放在職位說明書中,在企業簡介中加入環境保護的文化價值觀,為工作人員提供持續發展的機會。
(二)綠色人才培訓
綠色人才培訓是員工獲取可持續發展理念、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實際培訓過程中,企業應致力于提升員工環保意識、專業技能,引導員工關注環境管理方面的隱性知識,如要求員工制定環保方針等。
(三)綠色人才績效管理
為確保環境保護管理的有效性,應將綠色人才績效管理貫徹在管理過程中,通過合理的環保績效評價計劃,指導員工完成環保績效考核工作,明確每個部門的綠色環保目標,引導員工參與到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科學節省企業生產資源,形成環境保護氛圍,提升環境保護有效性。
四、現代化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發展前景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是我國現代化創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與當前保護環境、綠色環保的生態價值理念一致,其發展前景良好、廣闊,但其研究相關領域仍有待深入,首先,應適當增加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培訓與課程,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樹立其綠色管理、綠色發展的理念;其次,企業應調動員工綠色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及時對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解決,不斷修改、擴充企業人力資源綠色管理條例、制度,從而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貫徹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企業作為社會不同領域主要的生產經營單位,直接關系著環境保護的有效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采取環境保護措施,也應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切入,科學運用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從人才選拔招聘、培訓、績效管理等方面貫徹綠色環保理念,協調好企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關系,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思,張鵬程,張娟等.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機遇與新路徑——第5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論壇述評[J].管理學報,2017,14(4):505-510.
[2] 張新新.《中國人力資源開發》雜志2016年度學術會議綜述——傳承與發展:中國情境下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創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6,26(24):6-10,21.
[3] 郭晟豪,蕭鳴政.集體主義人力資源管理與員工積極、消極互惠:組織認同與關系認同的中介差異[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6,17(12):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