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玲
摘 要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對我們的文化傳承更是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我是一名美術教師,我所運用的教材就是我們廣西本土教材,非常具有廣西民間美術特色,在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現代信息技術對美術教學及我們廣西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民間美術;教學;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A,C41,A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13-01
一、現代信息技術給廣西民間美術帶來的“危機”及發展
信息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在帶來新的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同時,也在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給廣西壯、傣民族的傳統文化生存帶來了危機。以壯族為例,過去人們居住的干欄建筑被廢棄,鋼筋水泥建筑林立而起;傳統的工藝品被西式的工業制品所取代;過去的民族盛裝被冷落,高跟鞋、太陽鏡、牛仔褲等成為壯族姑娘的新寵……而如果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如果還是運用以前的教學方式,之課本上的幾張圖片介紹我們的民間美術作品是遠遠不夠的,我在教學中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用視頻展示方式介紹民間美術,比如布依族的蠟染的制作、壯族的干欄式建筑、傣族服裝等,學生對這些民間美術更感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更愿意去動手制作民間手工藝作品或去研究這些民間美術文化,更有利于廣西美術的發展。
二、在教學中了解少數民族生產習俗有利于民族美術的發展
以壯族與傣族紡織美術作品為例,采用現代技術以視頻短片或記錄短片的方式教學,學生仿佛身歷其境,很快就了解到壯族與傣族文化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兩個民族都屬于稻作文化,自古以種植水稻為生,以稻米為主食。壯族的干欄式建與傣族的民居亦是以干欄式建筑為主,兩個民族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從傣族與壯族人們生活習俗及環境看他們又有其自己的特色,壯族是木結構干欄式,傣族是硬山擱檁式;傣族的傳統民居普遍為高腳干欄式。壯族的傳統民居在前面的章節已有介紹,傣族的傳統民居主要分上下兩層,下層用于圈養牲畜,或充當放置農具等雜物的雜物間,也可以用來乘涼;上層供人居住。
兩個民族的建筑相同點在于房屋分上下層,用途也相同。它們的不同點在于:壯族傳統民居高大寬敞,有氣勢;傣族傳統民居較為低矮,較為精巧;壯族傳統民居結構比傣族傳統民居要更加精密和復雜。
能更好的了解這兩個民族的工藝美術作品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喜歡運用什么圖案進行裝飾,顏色有什么特點等,學生更容易掌握這些知識,對其也更具美好印象,會更愿意學習探究它,這對我們廣西民間美術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總之,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快速的發展,其在美術教學中擔任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也將我們的民間美術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向世人展示民間美術的美,対民間美術有著傳承與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南一.當代廣西少數民族美術教育[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3(9).
[2]覃圣敏.壯傣民族傳統文化比較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12).
[3]廖明君.壯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9).
[4]李炎.再現與重構——傳統民族民間工藝的當下性[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9).
[5]巫惠民.壯族干欄建筑源流談[J].廣西民族研究,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