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嶺
摘 要 隨著社會中高科技和信息化的特點越來越明顯,微課在新時代應運而生,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著很大的作用。針對農村地區教學條件較落后的特點,微課的應用出現一些教學硬件不完善、教師對此不了解、學生家庭條件達不到等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為了在有限的條件下,進一步將微課教學應用于農村小學數學課程中。
關鍵詞 微課;農村;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29-01
一、什么是微課
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并且內容針對性很強,只針對某個具體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微課正是迎合了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條件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微”文化逐漸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愛,微博、微信、微視等形式層出不窮,覆蓋面之大,人們也樂此不疲。微課作為新興的一種課型也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它集結了課件和講授,生動形象的將重點知識和教學環節呈現的淋漓盡致,值得全國推廣。而對于處于偏遠鄉鎮的學校來說,要大力推廣微課教育實屬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是學校本身的硬件條件來說,鄉鎮小學的教育裝備還需完善,十幾個教師用一臺電腦,全校一共兩三個攝影設備等等,對教師的備課和微課制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其次是教師自身的因素,現在鄉鎮學校的教師大都超過四十歲,本身對電腦等信息技術之類的就不太了解,重新學習起來也很難接受,導致微課的應用只能放在僅有的幾個年輕教師身上,而學校新鮮血液的流動性也非常大,使得微課的應用也只能成為流于表面的形式;再則對于鄉鎮學校的學生家庭條件而言,農村的孩子家里大都沒有電腦,家長對此的認識也不到位,僅僅只能依靠教師集體播放的微課來教育,這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不能給與針對性的訓練,使得微課給學生在課前課后帶來的好處發揮不出來。
雖然如此,鄉鎮學校要大力推廣微課有困難,但是可以先進行嘗試。例如,對于教學設備的問題,我們可以分年級分時期制作有代表性的微課,數量要求別太高,然后再全校推廣,充分發揮僅有的教學設備的作用。并且現在每間教室都完成了寬帶上網班班通,我們可以讓學生聽聽名師的講課,通過網絡將名師“請進來”,教師可以在教室里備課,在課堂上嘗試這種新鮮的方式。而現在智能機的大量普及,大部分學生可以在家長的手機上觀看微課視頻,但是家長得對孩子有所把控,家庭條件差點的孩子和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可以去家周圍和相鄰的同學一起觀看,盡量自己創造條件。
(二)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1.課前預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還不知道怎么去課前預習,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回家后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務,爺爺奶奶也不了解怎么預習,孩子的學習沒有受到重視和輔導,使得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而微課正好可以解決這一點,有關課前預習的微課,它充分的起到了一個提醒和引導的作用,特別是針對類似計算題和需要提前準備學習資料的知識點,學生可以跟著微課進行對以前知識的復習回顧,和準備對新課有關的學習資料,這對學生下節課的學習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2.課中重難點突破
其實對于微課,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適合做微課,微課在課中發揮最大作用的是一些講述概念性知識點和演示性知識點。例如《認識周長》、《角的初步認識》、《圓的面積》、《平移和旋轉》等等。數學的邏輯性很強,本來教師在課堂上就是一個引導者,教師的引導講解加上微課生動形象的輔導突破,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課堂不那么枯燥,又可以使得新課的重難點得以輕松突破。
3.課后查漏補缺
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對于一節課四十分鐘而言,教師面對這么多的學生,要想開展好分層教學,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而有了微課,學生可以回到家里,針對自己自身的學習情況“哪里不會點哪里”,哪一處不明白按暫停,知識點忘記了就重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控制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數,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時間相對來說也不多,真正體現了微課“小容量大智慧”的特點。也解決了家長沒時間和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在學習上給與孩子指導的問題。
微課的出現,打破了課堂的框框,打通了課內與課外學習的聯系,可重復性和可選擇性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加靈活,讓“教學活動顧及班級的每一名學生”成為可能。本文就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綜合闡述,列舉了微課應用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性的一些建議,我也將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繼續關注這個問題,探究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將微課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