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風 劉學貴 明皓
關鍵詞:CDIO;人才培養;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是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培養中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如何應對社會需求,抓住專業自身特色,不斷改革和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個性化人才,是當今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人類自古就認識到了人的個體差異,進入現代,特別是早期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對人有個性差異的觀點有了明確的認識。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之上,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開始十分重視教育過程中人的個性差異,并且提出了“個別學習制”“掌握學習理論”等教育理念。這些教育模式允許并提倡個人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和控制權,以發展學生的獨特性為目的,從自我的需要出發設計教學過程,從而為個性化教學和個人自學開創激動人心的前景。個性化教育應與創造力結合在一起,個性是創造力的基礎,而創造力是在個性充分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或者多種心理過程。
1.個性化人才培養的目的
在CDIO的理念指導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漸呈多樣化的趨勢,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和專業特色,環境工程類個性化人才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革傳統的工程類本科教育模式, 為全面貫徹和體現辦學指導思想、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建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新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和構思一種新型的個性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重新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多種途徑。
2.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原則
堅持“自主學習為主、外部培養為輔”的培養原則,以學生為中心,按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方向,著眼于大學生個性發展,關注大學生獨特個性,提升大學生主體個性,突出大學生個性培養,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服務大學生個性發展。
3.個性化培養目標
在專業培養目標共性要求的基礎之上,強調“以生為本”的管理哲學,以學生為中心,把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作為個性化培養的基本出發點,把提高學生的能力作為培養的首要目標,把提高和發揮能力作為主要激勵手段,以學生的能力為中心,尊重和鼓勵每一個學生的才能和創造力。
4.學院個性化培養組織體系
以二級學院為基本單位,學院建立“統分結合”的個性化培養體系,學院院長作為個性化培養的第一負責人,負責培養方案、培養標準和程序的制定。教研室主任負責對培養教師的初步甄選和培養計劃的具體實施和統籌安排,學工辦作為協調部門,負責培養對象分組、前期信息聯絡工作。
5.培養教師的甄選
培養教師主要由本專業的專業教師擔任,其中高級職稱的教師應承擔主要工作。原則上培養教師應對其負責的學生進行連續四年的培養。培養教師應為人師表,充分利用導師的榜樣和影響力,發揮導師的教書育人作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幫助他們解決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學生作為不同主體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個性的差異。專業人才的個性化培養有利于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等,培養了學生個性化發展、全面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李志義,朱 泓,劉志軍,等.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J].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2014(2):29-34.
[2]顧佩華,包能勝,康全禮,等.CDIO在中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3]孟祥林.從發達國家個性化教育實踐看我國的策略選擇[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