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
摘 要:目前,國貿專業實踐教學大多以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課程實訓與頂崗實踐實習相結合的形式開展。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的技能競賽主要類別有: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大賽、全國POCIB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報關技能競賽和跨境電子商務技能競賽,按級別可分為一類競賽(教育廳、教育部等官方組織的省級、國家級競賽)、二類競賽(各協會組織的省級、國家級競賽)及校內競賽。一般來說,技能競賽具有導向性、應用性和實戰化的特點,與國貿專業實踐教學形式和內容高度統一,在專業技能競賽基礎上調整和優化國貿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的需要。
關鍵詞: 技能競賽 國貿專業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75-02
1 國貿專業技能競賽與實踐教學現狀
1.1 實踐課程內容重復交叉未成體系
國貿專業技能要求包括掌握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基本技能,能進行外貿函電磋商、接單和報價、合同制作、貨源組織、委托運輸、報檢報關、單證制作、出口退稅、跨境電子商務操作與網絡營銷、國際市場采購、國際會展管理與服務等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實踐課程的設置。實踐課程本應基于各工作任務和項目流程進行設計,但避免不了存在各課程內容有重復交叉現象,仍不成體系。
1.2 專業實踐無法與技能競賽準確銜接
技能競賽的初衷是為了“以賽促學、以賽驗教”,是評價和指引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專業教學計劃中沒有針對技能競賽的規劃,往往使得專業實踐課程與技能競賽在時間上無法順利對接。比如,全國職業院校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競賽(屬一類競賽)在每年上半年舉行,對于國貿專業大一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才剛起步,還沒具備完備的知識體系參加競賽,大三學生又面臨畢業頂崗實習而無暇參加競賽的問題,而最適合的大二學生有部分專業課程還正在學習的過程中,因此,只能通過第二課堂讓參賽學生通過集訓的方式快速掌握競賽技能,然而這樣導致學生為了競賽而競賽,僅掌握了競賽知識點,而缺少應有的更全面的知識體系。
1.3 技能競賽重成績輕創新且覆蓋學生面窄
國貿專業的技能競賽存在重成績輕創新的問題,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環節,目前它與課程實訓、頂崗實踐、畢業論文等都相對脫離,實際上是一個單獨的教學模塊。而且,由于技能競賽的比賽性質,其涉及的學生面較窄,雖然學校層面有安排校內技能競賽,但由于上述提到與專業實踐課程的時間銜接問題,往往只能通過隨機選拔的方式選出少數幾名學生參加集中競賽培訓,無法完全起到以技能競賽帶動全面實踐教學提升的效果。
1.4 行業企業接納學生的實踐崗位不足
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除了通過校內課程的實訓,最重要的一條途徑是通過企業進行實踐和實習,但由于外貿工作本身的性質原因,能夠切實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的企業較少,而且由于外貿企業本身規模的限制,能夠接納學生數量很少,導致校外實踐對學生覆蓋面小,效果不佳。
2 依托技能競賽對國貿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
2.1 將技能競賽融入課程體系,深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為切實推動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要將技能競賽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與實訓內容緊密結合,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形成學生參加競賽活動的長效機制,保障學生大面積受益。將競賽培訓中的常規知識點,以實訓項目形式融入實踐課程中,使實踐教學內容與競賽知識點相融合,形成一個結構合理、邏輯分明的實踐教學體系。
2.2 完善課程與教學內容,提升實踐環節的內在聯系
實踐環節需注重內容的緊密聯系,要使專業實踐環節環環相扣、自成體系,需要在各方面統籌規劃。首先,實踐軟硬件設備的采購需要系統籌劃,并按照軟硬件現有條件選擇性地配合課程進行使用。其次,明確實踐環節的總分模塊關系,讓學生理解各模塊在任務流程及工作流程中所處的位置,分項模塊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綜合模塊側重能力提升的訓練,形成從整體到細節再到整體的實踐實訓思路。比如,全國POCIB外貿從業能力大賽采用相關軟件對外貿流程進行仿真模擬設計,其賽制的專業性、靈活性及趣味性都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以此種形式作為專業綜合實踐的一種嘗試。
2.3 構建滿足行業企業用人需求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目前,國貿專業高級別的綜合性技能競賽主要是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大賽,該競賽內容根據企業需求、專業教學標準設計了外貿工作流程,匯聚了高校與外貿企業聯合開發的素材與資源,仿真程度之高,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整個外貿工作流程以及各工作崗位的職責。但由于是省級、國家級競賽,存在競賽內容知識點不夠全面、覆蓋學生面不廣的情況,因此可以以此競賽內容與形式作為切入點,將其轉化成常態化的校內技能競賽或將軟件應用到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且通過對本地外貿企業行業的調研,獲取更多的一線資料運用于實踐,從而構建滿足社會用人需求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3 賽教融合的保障機制
3.1 完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梳理課程內容和各實訓環節,將技能競賽納入課程體系,形成科學合理、邏輯性強的競賽層級式實踐教學體系,以實現競賽的常態化,避免與正常教學秩序的沖突。
3.2 構建主動式實踐教學模式
構建“以賽促學、賽教融合”的主動式實踐教學模式,根據國貿專業課程內容及實踐環節的內在邏輯關系,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項目的校內專業競賽或課程競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學習和展示平臺,實現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化,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積極性。
3.3 提高人才就業競爭力
通過融入技能競賽的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同時,提升和鍛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職業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比賽和實踐過程中,探索未知、解決問題、夯實基礎,實現人才與用人單位的有效銜接。
3.4 提升師資隊伍建設
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是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培育復合雙師型專業教師,組織教師下企業鍛煉。進一步通過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引進企業兼職教師,鼓勵一線骨干及企業人員進行實踐課程講座與專題培訓,形成一支穩定的專業實踐指導教師隊伍。
3.5 加大實踐教學項目的經費投入
要切實完善賽教融合的專業實踐教學,學校還需加大經費支持,用于聯合企業行業自主開發或直接引入成熟的專業實踐教學軟件,用于建立校企合作實踐項目的投入等,以此資金保障為學生日常競賽活動及實踐所用。
參考文獻
[1] 解進強,付麗茹.“以賽促學、賽教融合”主動式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7):10-12.
[2] 張立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現狀和優化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33(6):1-6.
[3] 劉紅梅,胡瑞.學科競賽對機械類大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輕工科技,2017,33(4):166-167.
[4] 丁幫俊.高職院校技能競賽促進專業教學質量提升研究——基于職業教育屬性視角[J].江蘇高教,2015(5):143-145.
[5] 魏振乾.以技能競賽推動高職院校專業建設[J].紡織服裝教育,2014,29(5):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