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摘要:多媒體給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從新課引入、重難點教學、作業現場評改方面探究了多媒體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信息傳播具有圖片、聲音、符號相結合的特點。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的普及,多媒體于課堂的有效運用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焦點。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念性,多媒體能將這些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直觀圖片、動畫。如何有效運用多媒體,才能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優化呢?
一、多媒體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比較分散,這為新課的引入帶來考驗。傳統教學方式里,一般強制要求學生停止課間活動、集中注意力聽講。學生在壓力下被迫聽講的新課引入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有著豐富的色彩、畫面,還能同步發出聲音,如果應用于小學數學新課引入當中,將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為整節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教學時,筆者以動畫的形式引入新課:蝴蝶煽動著漂亮的翅膀飛舞在花叢,花叢逐漸模糊,蝴蝶的頭尾逐漸浮現出虛線,虛線正好也將屏幕左右平分,以此在視覺上提醒學生關注左右的差別,然后虛線左邊向虛線右邊折疊、重合。類似地,展示了蜜蜂、小女孩、花朵等。然后向學生發出疑問,“同學們,蝴蝶、蜜蜂、小女孩、花朵漂亮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在綜合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筆者引出“軸對稱圖形”,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二、多媒體引導想象,突破難點
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且生活經驗較少,聯想、想象能力較差。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的方式,完成小學生內在思維模型的構建,雖然符合從實踐到理論的規律,但是對教學設備、教學時間的要求較高。多媒體有著二維、三維模型構建功能,且能通過動畫的過程展現數學模型的變化過程。因此,多媒體有利于引導學生想象數學模型,突破小學數學教學難點。
例如,“扇形的面積”教學難點主要是扇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筆者以這樣的多媒體動畫突破難點:第一幕,角度為25°的4個等腰三角形頂點重合,緊密拼接成扇子狀,然后字幕顯示:S=4*(底*高)/2=(4*底)*高/2,然后所有線條顏色變粗,模糊成扇形;第二幕,換成20個5°的等腰三角形,過程類推。通過動畫的觀察,學生們發現三角形越多,就越容易被看成扇形。最終理解千萬個三角形可以近似地組成扇形的含義,并由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扇形的面積公式。
三、多媒體加深記憶,強化重點
小學數學邏輯概念較多,要求學生抽象地記憶教學難點。然而,小學生對抽象事物的學習能力遠遠低于直觀事物。多媒體集圖片、聲音、符號為一體,能有效地將抽象的邏輯概念以直觀的形式呈現,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利于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
例如,“梯形的面積”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筆者以這樣的多媒體動畫強化教學重點:屏幕上出現一個梯形后,兩條虛線從梯形的兩個上頂點垂直落到下底面上,從左到右將梯形分割為三角形、長方形、三角形三個顏色不同的區域,然后三個區域分別出現公式S=(上底+下底)*高/2,然后三角形區域出現第二個公式,S=(0+下底)*高/2=底*高/2,長方形區域不變。通過對梯形的分解與公式細化,推到長方形與三角形的基本公式,在直觀的視覺效果下,學生對梯形構成和梯形公式的記憶更加深刻。
四、多媒體實物投影,互動評價
多媒體除了展示教師提前準備好的ppt,還能通過實物投影或拍照展示的方式,將選中學生的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展示給大家評改。傳統應用題講解過程中,對于學生易錯的細節,教師通過口頭強調的方式提醒,學生的代入感較差;而在用多媒體現場展示在場學生的作業并現場評改,增強作業評改中的師生互動,學生們對該作業的錯誤點記憶更深刻。
例如,在“雞兔同籠”家庭作業上交后,筆者將學生作業中比較典型的答題過程過程拍下來,在作業講解時放到大屏幕上現場批改。在說明這只是隨機抽取,并向被抽取作業的兩位學生表示抱歉、并謝謝分享作業之后,筆者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批改作業,對作業的失誤處,筆者評價道“只是括號的位置差了一點點”、“只是最后計算時打了個盹兒,不然答案就對了”,在指出錯誤的同時肯定學生、鼓勵學生;最后,找出被展示作業的亮點并予以表揚。實踐表明,從家庭作業中抽取典型作業現場評改,學生在評改過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達到了更好的作業講解效果。
綜上所述,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新課、突破教學重難點、互動作業評改,從而讓課堂更加生動、有效。只有合理運用多媒體,小學數學課堂質量才能得到質的提升。多媒體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運用,值得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楊磊, 楊霞. 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5):110-111
[2]姚英華.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在中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對比分析[J]. 時代教育, 2018(6):84-84
[3]袁洪光.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9):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