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關鍵詞:信息時代;計算機科技;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0
文獻標識碼:A
1.教學方面的問題
教育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雖然我國為了緩解社會上的高科技人才空缺,各大高校紛紛設立了相應專業,但很多學校并沒有形成獨有的教育體系,相關教職人員的培養也不到位,很多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是緊急從別的專業調動過來的,還有一些教師是剛剛任職的年輕教師,資質學歷尚淺。同時,教學的方式比較傳統,因為教師專業性不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模式還是圍繞著課本進行開展,只是把一些計算機的基礎操作教給學生。社會上缺少正規的教學教材,很多大學的計算機教材選用比較難的、專業性較強的文獻讀本,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計算機前,知識層面都只是停留在會使用上,直接進行文獻教學顯然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這些弊端使大學在培養相關技術人才時會出現深深的無力感,為社會輸送的人才質量也不理想。教學的實施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但目前缺少適應信息時代需求的計算機科技人才要求,人才培養與信息的高速發展嚴重脫節。
2.科研方面的問題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研工作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國家的發展重點,我國的計算機科技研發工作存在著缺乏創新性的問題,我國的計算機發展較晚,很多計算機制造方面的知識掌握并不具體,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程加快,計算機科研技術投入的增加,我國已經躋身世界科研大國中。目前在信息時代的發展下,我國的研發弊端開始顯露。大多數研發成果都是在國外的研發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得出的,科學的研發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
1.完善計算機科技產業鏈
計算機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教學、研發和產業的支持,教學是通過學校教育源源不斷地為科技研發提供技術開發人員,是計算機科技發展的基礎,研發是科技發展進步的必要條件,產業是人才的實驗機構,是科技發展的推動點。產業為科研提供資金支持——學校輸送前沿工作者——研發是兩者間的紐帶——產業進行成果應用,產業鏈條的運行,需要三者的和諧共存,只有體系間進行合理的配合,才能真正達到計算機科技發展的目標。
2.要把握好計算機科技的發展特性
信息時代的發展下,計算機科技已經深入到了生活中的各個行業,計算機走下神壇也就意味著計算機科技開始向基礎科學發展。什么是基礎科學?是指人們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種生活技能,以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例,從開始的錢物交易,到后來的刷卡交易,再到如今的掃碼交易。在中國,不管你走到哪,只要有手機在身旁,就可以購買商品,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當前,計算機科技正在逐漸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在進行計算機科技研發時,要注意其與生活實踐的結合。
3.適應信息時代發展要求
信息時代是大數據時代,這一時代下的計算機信息傳輸速度快、處理數據的數量龐大,為了適應這一發展特征,計算機科技要向著便捷化和智能化發展。因此,在進行科技研發時,要把量子計算機和云計算作為研發重點,國家在科研領域的投入一直是巨大的,為了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在國家支持下,開展了很多大型的學術研討會,將該領域的優秀人才聚集到一起,針對計算機科技研發問題展開了討論,不同地域的科研工作者都有所獲,促進了我國計算機科研的進步和創新。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給計算機科研帶來了挑戰,計算機科技想要一直處在信息時代的發展前列,就要制定好相應的發展策略??萍佳邪l人員要結合信息時代的發展特征,樹立創新理念,深入落實可持續發展觀,構建合理的產業鏈,把握好計算機科技的發展前景,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1]楊沈彬.基于信息時代分析計算機科學技術前沿的發展策略[J].通訊世界,2017(1).
[2]張逸然,王戰偉.基于信息時代探究計算機科學技術前沿的發展策略[J].卷宗,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