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關鍵詞:外語學習文化;中西差異;大學英語;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使得我國在外語學習方面也逐漸重視起來,對外語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高標準化,這就對當前的大學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高校畢業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求其具備較高的英語語言能力。而這里所謂的英語語言能力,不僅僅是指豐富的英語語言知識和等級證書,更重要的是畢業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但當前我們有很多的大學生還達不到這個標準。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特別是外語學習文化,對大學生的外語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作用。本文就嘗試以中西方的外語學習文化差異為切入點,就如何重構適合我國大學生學習特征的外語學習文化進行了粗淺探討。
1. 中國外語學習文化:以輸入為主
由于我國是一個以儒家文化為中心的國家,所以在教育觀念上也一直崇尚的是師道尊嚴的原則,重視知識和理論教學,課堂上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導,習慣性地將知識以灌輸的方式教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形成了一種以輸入為主的教學模式。
2.西方外語學習文化:以輸出為主
西方國家的外語學習文化恰恰與我國相反,他們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重視教學方法的轉變,把語言技能作為學習目標,強調課堂學習的實用性,注重學生在課堂上將所學到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注重的是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西方這種教學方式是以輸出為主,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監督,保證學生對語言技能的掌握。
1. 政府部門加強對我國本土文化外語學習文化的研究與建設
從宏觀角度來看,有關的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我國本土化外語學習文化的研究和建設。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全球化步伐的不斷深入與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和政治對話日益頻繁,由此帶來的文化碰撞也越來越復雜多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勢必有兩種結果:趨同和離散。但是無論是趨同還是離散,我們始終都應當堅持我們本民族文化的特點,這就對我們如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保持我們的文化的本民族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因此,重新構建適合我國當代大學生特征的外語學習文化非常迫切。在這個過程中,毫無疑問,政府職能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在思想層面加強對我國本土化外語學習文化的重視,并且適當加大對相關研究課題和經費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確保我國的外語學習文化相關研究的順利開展。
2.高校本身應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強化外語學習文化氛圍建設
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各高校應大膽揚棄,開拓創新,努力開辟新的教學路徑,構建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在新時期,我們應當大膽地去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注入教學模式中,強化外語學習文化氛圍建設。當然,我們的一線教師在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同時,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所以高校應當給予教師充分的鼓勵和支持、引導,致力共同創新大學英語文化氛圍建設,強化大學生人才培養。
綜上所述,要想在新時期構建適合我國大學生特征的外語學習文化,就必須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外語學習文化的重視,高校以及大學英語教師也應當勇于創新,在不斷學習西方外語文化精髓的同時,結合自身的特點,構建適合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外語學習文化氛圍。
[1]夏紀梅,吳潛龍.中西外語學習文化的差異與融合[J].外語界,1999(3):16-18.
[2]劉 ?駿,鐘 ?堅.留美中國學生的課堂沉默現象探析[J].現代外語,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