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關鍵詞:體育教學;培養;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所謂創造力,是指主體(現實的人)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來、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主要是指產生新設想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能產生新成果的創造性技能。其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占主要地位。創造力主要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技能、觀察力、記憶力、預見力等。
大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后階段是思想意識形成定勢的階段,大學生是即將加入社會主義建設大軍的有生力量。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及時的、必要的。現代科學技術越是發展,越需要開發“人的資源”。今天,人們對“人的資源”,已不再看作人的體力或勞動力,而是把它看作智力、創造力。所以,在人力資源中,智力、創造力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知識爆炸、知識更新的加劇以及未來生產和生活的信息化等,也都決定了教育要把培養各種能力(尤其創造力)放在首位,而把傳授知識看作基礎和手段。
(1)高校體育教學的順應性為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提供了適宜的環境。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順應學生的身心需要,學生是在自愿、積極的心態下進行的。這種心態正是創造者所需的一種適宜的自我環境。
(2)高校體育教學的全面性鍛煉了創造力所需的基本能力。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每項活動的學與練都可使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得到培養與提高。
(3)高校體育教學的艱苦性為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高校體育教學的艱苦環境,練習的負荷強度、競賽的激烈拼搏,使學生的意志品質更加堅定頑強。
(4)高校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為培養學生創造力提供了身體與心理保障。高校體育教學是在實踐中進行的,是知與行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對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提高及能力的鍛煉,都具有特殊作用。
(1)使學生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參加者。大學生已具備獨立的分析判斷能力,對教師的“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改變那種學生只吸收不釋放的舊傳統,多給學生創造發表建議、意見以及施展才華和能力的機會。可適當減少必修體育課,增加選修體育課;減少教的時間,增加自學時間;教學多采用發現法、啟示法,糾錯時不要直接指出錯誤,可提示學生自己去發現,并提出改進方法,積極開展課堂辯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根據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情況,在教學進度、教學方法上適當加以區別,鼓勵基礎好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帶動基礎差的學生更快進步。
(3)改進考試制度。要改變以前只考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弊端,增加能力、創造性等內容考試。如糾錯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快捷掌握技術動作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適合教材與班情的創造教學方法等。
(4)倡導學生辦體育俱樂部。可以豐富體育知識,交流學習方式、思維方式、體育信息,鼓勵俱樂部成員多參與社會體育活動,既鞏固了體育知識、技術、技能,也發展了自己的個性,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創造力的培養已是成才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21世紀向我們提出的戰略任務,創造力需要通過教育的實施來培養,體育教育具有培養創造力的先天優勢,就高教的現狀和特點而言,轉變觀念、個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改變教學方法,應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放在主要地位,充分發揮教育部門培養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真正做到“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1]胡 ?國.論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2]胡曉娟,潘亞蘭,于興艷.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創新實踐[J]. 文教資料,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