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實施,農村中學的物理課堂教學現狀較過往有所改善的同時,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農村師資力量薄弱,知識更新速度慢,待遇差;灌輸式、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方法仍在占據課堂。教學必需的教學設施器材嚴重不足;實驗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夠充分嫻熟;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厭學現象比較明顯;學生兩極分化明顯,課堂教學很難同時兼顧。
【關鍵詞】中學物理 農村 課堂教學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00-02
一、師資力量現狀
優良的師資力量是保持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力的根本保障。而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化水平低,知識更新速度慢,待遇差[1]。
1.農村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低,老齡化嚴重。教師的教學習慣是教師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慣性的教學往往導致教師面對較大的變革難以適應[2]。
2.農村教師待遇差,很難留住高學歷,高能力的年輕教師,師資隊伍不穩定。很難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難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血液,課堂教學難以煥發新的活力。
二、農村物理教師教學水平現狀
1.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踐行,農村物理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有所更新,但在行動實行新課改的理念的現象還是不夠及時。
2.教學方式方法上趨向多樣化,但在認識和使用上存在不足
農村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的選擇趨向多樣化。讀書指導法、討論法、講授法、練習法等方法都經常使用,但是對這些方法的理解和在實際應用中卻有失偏頗,例如有些教師常把“練習法”局限于題海戰術,這樣對于練習法的理解顯然是有悖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的[3]。
但參與、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學方式的運用,受學生人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學科特點、教師教學設計水平、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多種因素的影響[4]。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應用普及的難度還是較大的。
3.教學模式現狀
(1)灌輸式、注入式的教學模式,仍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要地位。
在部分農村地區仍有一些教師,響應新課改的行動較遲緩,新課改理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課堂教學在模式上出現單一而陳舊的現狀,灌輸式、注入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仍主宰著課堂[5];
(2)教學模式的使用存在跟風現象,流于形式。
有些教師,當下教育界倡導哪種教學模式,就盲目的跟風于哪種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學情是否合適。不少教師只學習到了新課改的模式,卻沒能領悟到新課改的實質,“穿新鞋,走舊路”,形式化嚴重,課堂教學效率低[6]。
三、教學硬件—設備、實驗器材現狀
1.農村學校的教學硬件還不夠齊備
就目前大部分農村的教育現狀來說,和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相差甚遠。教學設備尤其是實驗設備的缺少給物理課堂教學帶來的困難[7]。
新課程改革中關于物理課程要求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驗器材的匱乏導致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很難得到培養。
2.充分利用農村中學獨特的優勢 ,巧妙設計實驗,自制教具
有部分農村物理教師將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事例與物理教學相融合,充分挖掘學生周圍各種豐富的現有資源,延伸教學空間[8]。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這個大自然的實驗室中進行豐富的體驗[9]。在物理教學中巧妙設計一些與教材中探究實驗相關的實驗,來彌補農村在實驗器材供給上的不足。很多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自制教具[10]。物理教師可利用生活用品開發物理實驗,增強實驗教學的探究性,關注學生實驗的操作性,讓學生“從做中學”,并產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11]。
但仍有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利用到身邊的合理資源,設計實驗,自制教具情況并沒有得到廣泛的開展。
四、實驗課教學現狀
農村中學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實驗課的開展情況也并不理想,實驗課的目的不能充分體現。實驗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12],但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學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驗的教學作用。
1.大部分學生對于實驗的目的并不明確,對待實驗課的態度不端正
他們進入實驗課堂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覺得實驗課好玩兒,把實驗器材當做玩具,對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規則不明確,就胡亂的操作,影響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實驗課的目的在這部分學生中也得不到體現。
2.實驗課時間大幅度縮減
礙于物理課程的安排,很多教師為了搶進度,或者在中考、高考的時間壓力下,覺得實驗課比較浪費時間而且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教師還是以以前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探究實驗改成教師演示實驗[13]。能不做的實驗就不做。
3.教師忽視了探究實驗的作用,學生主動探究能力不強
教師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不信任,不給學生太多的探索自由,嚴格控制教學進程。同時學生對探究沒有足夠的信心,雖然多數學生期盼探究,但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不敢也自己完全動手探究,總期望教師先講解或指點[14]。有部分需要學生動手探究的實驗,仍以驗證性實驗為主。
五、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現狀
1.現代化教學設施不足
由于農村學校教學條件有限,現代化教學媒體設施不足,許多學校根本沒有多媒體教室。而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時,沒有多媒體設備,不能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
2.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有限。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率低
新課改以來,部分農村學校也或多或少的引入了多媒體設備,但不少農村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一個擺設,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率低,只有學校檢查或公開課時才會運用,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也不夠現實。借助多媒體,來演繹物理現象會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如:地磁場的分布、熱機的工作過程,利用多媒體可以很好地讓學生“看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型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六、學生現狀
1.受農村整體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普遍基礎較差,知識面窄且應用能力差,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一方面農村家長知識匱乏,忙于農活或外出打工,沒有能力和時間顧及孩子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受社會上一些不正風氣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導致他們沒有主動學習意識,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2.學生兩極分化明顯,課堂教學很難同時兼顧
農村中不乏有一部分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而這樣的學生卻在總體農村學生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高。課堂教學中,這部分的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最為穩定,學習效果較好。而此時教師就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這部分優秀學生上。出現上課只對著這幾個學生講,這幾個學生聽懂了,課程的目標就達到了。導致了學生兩級分化比較嚴重,疏于對于整體學生的兼顧。
3.學生課堂參與度低,易產生厭學現象,學習狀態不穩定。
物理課是八年級才會引入的課程,最初開設時,學生對這個科目感到陌生,不能及時的找到學習這門科目的最優化的學習方法,加之之前談到的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實驗設備缺乏,教師隊伍不能及時更新,最終產生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比較低,不愿意主動的學習,積極參與課題,產生厭學情緒。
七、總結
在大力提倡均衡發展的今天,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的補充,但要想達到標準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引起校領導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教師的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更新速度也很慢,需要切實的落實對農村地區教師的培訓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厚,需要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從學生這個“根本”上入手,引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邱春勝.農村中學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2010(10):60-63.
[2]劉健智,何杰平,肖曉蘭.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科學探究教學現狀實證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1(8):65-69.
[3]盧尚建.農村教師教學水平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5:35-44.
[4]王嘉毅 王連照.西北地區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方法個案調查[J] 課程.教材.教法,2005,(25):15-20.
[5]閆長軒.對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審視與透析[J]考試周刊,2014:145-147.
[6]邱春勝.農村中學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2010,(10):60-63.
[7]牙韓勝.有效性教學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嘗試和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6(7):167-169.
[8]劉銀春 .農村中學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J].物理教學探討,2007,25(1):56-57.
[9]肖芳 肖慧.體驗式學習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9(4):67-71.
[10]金毅 李成金 陶洪.農村中學物理特色課堂有效教學建議[J]物理教學探討,2016(10):16-20.
[11]吳長標.利用生活用品開發實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物理教學探討,2013,31(3):50-51.
[12]閻金鐸 田世坤.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1.
[13]劉健智.肖曉蘭.農村初中物理科學探究課堂教學行為的現狀調查[J]課程.教材.教法,2010(6):52-63.
[14]劉健智.肖曉蘭.農村初中物理科學探究課堂教學行為的現狀調查[J]課程.教材.教法,2010(6):52-63.
作者簡介:劉智遠(1987-),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人,研究生,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物理教學研究,物理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