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檔案管理實務》是高職院校文秘專業核心課程,文章從課程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教學特點等方面對課程教學進行分析與探討,指出角色扮演教學法在課程中應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角色扮演教學法 檔案管理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12-02
《檔案管理實務》是我國高職院校文秘類專業開設的一門操作性、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在課程教學中應該更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以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與用人單位需求之間的“無縫連接”。但是從目前的實際來看,課程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并就其改進方向提出了建議。
一、 高職《檔案管理實務》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設計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脫節
在教學計劃的安排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時分布比例不合理,實踐教學容易流于形式。首先是由于高職院校經費、場地等條件的制約,客觀決定了高職院校大多采用較為經濟便捷的理論教學模式而忽略實踐教學。其次是一些教師缺乏企業行業一線工作經驗,實踐經驗不足,這必然制約著實踐教學的開展,影響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方法、手段有待改進與加強
在教學方法上,大部分教師都采取先用課堂教學打理論基礎、后用實習實訓環節鍛煉技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際上是脫鉤的。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容易照本宣科,生硬灌輸,缺乏和學生的溝通、交流與討論,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3. 教學評價問題
在教學評價中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卷面考核,這種考評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只注重考試,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實踐教學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有的已經建立但實施較為困難,達不到預期效果。
二、高職《檔案管理實務》課程引入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價值
角色扮演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互動為主要形式,以訓練學生行為、思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對各種崗位角色進行扮演并按照規定情境中角色的性格、特征去思考、說話和行動,從而增進學生對該崗位涉及專業知識的理解。實踐證明,角色扮演教學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1.角色扮演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傳統的教學方法容易忽視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角色扮演教學法強調師生互動,能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更多的觀察、思考、表達的機會。通過獨立思考,學生能夠形成不同的見解,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學有所得;通過課堂討論,讓每個學生加深對課文重點和難點的理解,更好地實現知識的構建;通過小組合作,還能培養學生之間互學互助的良好風氣。
2. 角色扮演教學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首先,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法可以將檔案管理實務中抽象繁瑣的操作流程上升到實踐高度,讓學生進入到真實的工作情境當中,學生以這種情境下不斷揣摩角色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從而培養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其次,角色扮演法也有助于讓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教師從以課堂講授為側重點轉向以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為側重點,加深了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
3. 角色扮演教學法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為重點,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倦怠。角色扮演教學法教學過程生動活潑,能很好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長,能夠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使用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從而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局面。
三、角色扮演教學法在高職《檔案管理實務》課程中的實施步驟
1.選擇合適的教學章節
角色扮演教學法有很多優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它適用于所有教學環節。首先,《檔案管理實務》課程并非每一個章節都能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其次,每堂課都運角色扮演教學法,學生難免產生厭煩感,這就失去了角色扮演教學法應有的功效。教師在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時候,首先要列出實踐性強,流程較多,具備互動性的章節和知識點,確定最佳切入點。
2.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
在這一階段,要求教師根據所確定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具體情況,構思能夠包含知識點的情境,設計出情境框架[1]。在設計情境框架時,情境、人物角色是由教師創設的,內容是在課文基礎上的延伸,學生在體驗時,會產生對情境的聯想,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感悟,從而借助情境實現教學目的。
3. 分配角色、布置場景
在這一階段,教師將根據情境設計若干個角色,角色可以分為扮演者和觀察者,扮演者即直接參與表演的角色,觀察者不參與表演,任務是對表演情況進行記錄。教師要對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職業崗位要進行說明。學生接到角色任務后,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學生要對設定角色涉及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角色分配好以后,教師可以準備適量的道具、布置場景。
4.課堂表演
在此過程,學生的角色扮演是教學過程的核心,扮演者角色按照教師事先設定的情境和排練過的情節,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表演一般10分鐘以內為宜[2],扮演者在表演時要將角色的性格特征合理的表現出來。而觀察者角色要觀察扮演者的技能操作是否到位,扮演者在表演中呈現的優點和不足。在此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仔細觀看學生的表演,適時對學生的表演表示熱情的支持,另一方面還要掌控表演時間和課堂紀律。
5. 課堂點評
在表演完畢后,教師要先讓扮演者談談自己的體會,再讓觀察者對表演環節發表一些看法,接著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簡單的討論,討論內容包括表演過程、知識點等,然后根據情節提出一些專業問題。最后對表演環節進行總結,將表演中包含的知識點與課文相聯結,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深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導向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它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實施教學,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揣摩角色性格、崗位特征及所面對的問題,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實踐技能,同時還能塑造學生的職業道德。在檔案管理實務課程教學中恰當地使用角色扮演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溫國鋒.情景式教學方法及其在《檔案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網絡財富,2008,4:81-82.
[2]黃牧乾.“角色扮演”教學法在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72:159-160.
作者簡介:蔣志娟(1984-),女,漢族,廣西桂林,檔案館員,本科,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