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芹
【摘要】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大潮下,人才競爭已成為核心內容與決定因素。相對于精英知識階層,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技工院校義不容辭地要承擔起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重任。人才培養的根本是教師,技能型人才培養離不開一批高素質、技能精湛的師資隊伍。所以技工院校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師資隊伍的問題和不足,并就技工院校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一些思索性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人才競爭 高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 師資隊伍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74-02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這句馮小剛賀歲電影中的經典臺詞,說得盡管有些直白,卻道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真諦:當我們已進入資源日益匱乏的時代,具備創造力的人才才是最終的第一生產力。
一、全球進入人才大戰
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大潮下,人才競爭已成為核心內容與決定因素。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說過,從世界發展潮流來看,全球化發展現在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即人才的全球化流動。在這一階段,國家間的競爭已超越單純的技術和市場競爭,日益演變成全球范圍的人才資源競爭。
人才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短缺的。據研究,全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雇主雇不到合適的人才,而且現在不光是人才,連農民工跟普通勞動力都是短缺的,比如東莞這些年,農民工走掉了相當大一部分,沿海現在也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
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奇才的良好局面。那么究竟怎么培養人才?如何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這是推動中國從人才大國邁向人才強國的戰略部署。
二、高技能人才培養迫在眉睫
據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最新信息,發達國家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比例約占技術工人的40%,而我國目前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僅占技術工人的5%。目前我國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缺口高達數百萬人。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展目標是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主要舉措是完善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系、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所以說技工院校義不容辭地要承擔起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重任。
人才培養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的根本是教師,技能型人才離不開一批高素質、技能精湛的師資隊伍。技工學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師資隊伍的力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技工院校人才與師資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
1.目前大多數技工院校的教師配置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為顯著的是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專任教師總量不足,教師承擔課程門數多、教學工作量大,影響教師自身水平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2.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專業帶頭人少,高技能、高職稱、高學歷的專業教師數量較少,特別是對于某些開設時間較短但是專業性要求很強的專業,缺少中高級以上的講師、學科帶頭人或教學骨干等精兵強將,教師隊伍中水平結構相對不合理,教師隊伍整體科研水平和能力不高。
3.現有“雙師素質”教師質量有待提高,導致教師隊伍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整體偏低。教師職業化水平較低,一體化教師隊伍從數量上來看呈現出絕對缺少的特點。
三、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對策
“國家的振興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的關鍵靠教師”。師資隊伍建設要緊密圍繞國家“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的發展目標,以培養高層次人才為重點,走“專兼結合”的路子,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具有創新和競爭意識的高水平“一體化”教師隊伍,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職業素養
師德涵蓋了教師的學識魅力、人格魅力和工作責任心。從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入手,使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從正確處理學院發展、個人發展和學生發展關系入手,使教師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價值觀;從轉變教風和學風入手,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
針對當前技工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學業情況,探索多種教學方法以應對學生群體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趨勢,要解決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看課外書等,根本就不聽課的問題,還要解決學生經常遲到、早退、逃學等問題,還要消除學生的“我不會”、“我不是學習的料”等心理定勢。加強與立德樹人內容相關的包括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等方面的教育和養成,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2.注重教師教育理論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深入研究技工教育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樹立一個大的技工教育課程觀。必須有鉆研課程、分析課程、設計課程的觀念與能力。
要開展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的培訓,著力提高教師因材施教、因學施教的能力;還要開展學科教學基本功和綜合能力基本功訓練,開展現代教學技能培訓,包括多媒體,影像制作等培訓;鼓勵老師看國家級精品課程網站,參加學科會議和課程教學的培訓。
技工教育也必將和國際接軌,因此教師要具備放眼世界的眼光,吸納國外先進的技工教育理論,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選擇合適的融合到自身的教育理論體系中。
3.切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1)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努力實現教師素質全面提升
技工院校要牢固“人才”是核心競爭力這一理念,一手抓教學質量,一手抓人力資源管理,將教師視為資源而非成本,將開發人力資源的理念滲透到院校管理的各個層面。將人力資源管理納入到學校發展的長遠規劃當中。開展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設計與指導工作,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實踐經歷建立清晰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幫助教師有目標、有計劃地實現個人能力提升。
(2)優化教師引入渠道,建立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目前,技工學校的教師多半是高校畢業生直接任教,實踐性人才較少。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應當對外開發師資力量,聘任企事業單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企業的具有豐富技術經驗的人才到校任教,將生產第一線最新的技術與工藝引進來,對校內教師也可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使教師教育和企業教育合二為一,促進學校教師向“一體化”轉化。
(3)加強校企合作,教師定期輪崗
技工學校應當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校企共建實習與教學實踐基地,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調研學習和掛職鍛煉,幫助他們快速積累實踐經驗,達到提升自我教學能力的目的,這樣的師資培養是最為直接有效的。
技工教育作為我國未來教育工作著力較多的部分,前景是廣闊的,而且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技工教育作為國家動能轉變的核心力量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要解決技工院校師資力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敢于探索,勤于邁步,只有在師資培養上走出一條科學有序的道路,才能滿足國家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教育筑造的強國之夢才會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 肖京養.技工學?!肮W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D].湖南大學2013.
[3] 馮之浚.戰略研究與中國發展[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
[4] 丁衛彤.淺談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2(23).
[5] 張昕.技工學校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2013(24) .
[6] 曹曄.職業教育產教結合的路徑依據[J].職業技術教育.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