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摘要:在施工現場,會存在許多危險性比較大的風險點,但起重機械從安裝、使用到拆除,整個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風險點。最近幾年,在對起重機進行安裝和拆除作業及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怎樣對起重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全周期的管理,降低事故的發生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方法策略
引言
在經濟技術全面發展的新趨勢下,工業發展速度穩步提升,這就對機械應用提出了高標準要求,尤其是起重機械的廣泛應用,不僅解放了大量勞動力,更帶動了社會產能的進一步優化。從當前形勢來看,各個領域中起重機械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物料運輸還是設備安裝等項目,都能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高效完成。但是由于受到相應因素的影響,起重機械事故的發生頻率始終居高不下,基于此,為了保障施工現場的安全性,就需要從事故原因入手,將可行性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對安全事故的合理規避。
1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現狀
1.1操作人員缺少相應安全和業務素質
根據有關數據分析表明,目前工程中百分之七十的起重機械安全問題是因為人員操作不合理導致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中加強對人員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對起重機械安全運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可以說,在工程建設中運用起重機械時,如果操作人員自身缺乏安全意識,或是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術不過關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而且隨著工程建設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很多企業對起重機械安全操作和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不足,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很多安全問題。
1.2起重機械設備安全性能不達標
在實際工程建設中,設備安全性能不達標是主要問題,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則會導致起重機械的安裝、使用、拆除等階段出現相應的安全問題。目前我國建設工程中使用起重機械的最廣泛形式是租用,但由于相關企業在租賃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使得現在起重機械租賃市場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設備問題。在工程建設中經常會出現設備超時使用,甚者超壽命使用,還有些企業擅自對起重機械進行改造,損壞起重機械安全性能,無法保證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行。
1.3觸電事故
在起重機械實際運行階段,如果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施工安全標準對自身操作行為進行約束,一旦直接接觸帶電設備,就會引發觸電事故:首先,司機室及滑觸線設計缺少合理性,如果硬性的關聯在同一側,就會導致起重機械實操階段出現觸電事故;其次,當工作人員操作起重機械時,機械設備直接碰觸到高壓線,就會誘發觸電事故;再次,電氣設備的日常檢修工作不到位,帶故障運行,如果電氣設備漏電而工作人員全然不知,就會在操作設備時被電到;最后,起重鋼絲繩與接觸線直接違規關聯,為觸電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
2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要點
2.1機械零部件的檢查
(1)齒輪狀況。拆解減速箱,對齒輪的磨損、核準、齒隙、鍵松動、潤滑情況的檢查,分別進行清洗,達到標準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此項在鍵連接中,由于鍵寬同時要與軸槽寬和輪轂槽寬分別配合,且配合性質的要求往往不同,所以鍵寬采用基軸制配合,標準中對鍵寬尺寸b僅規定一種公差帶的配合——hg,這樣,鍵可采用精拔型鋼,其寬度可不需要再加工,可在專業工廠生產,切記,鍵與鍵槽不可加墊片。
(2)卷筒磨損。卷筒一般是由鑄造或焊接經機加工后制成,近幾年的檢驗管理工作中就曾經發現過75/20t橋式起重機主鉤卷筒大齒輪軸磨損超差后更換,更換安裝中發現悶蓋產生多處裂紋強制更換的情況。因為卷筒是主要運動的零部件,是不允許有裂紋這樣的瑕疵的。
(3)鋼絲繩狀況。每日檢查潤滑情況,這項由操作者目測完成,必要情況下由單位主管維修保養人員來進行深層次工作即可,鋼絲繩磨損、扭結、擦傷、伸長,當直徑減少至規定值時,或散股、擠壓、扭結、或鋼絲繩波浪度超差等就應更換,必要時可作鋼絲繩探傷檢測,由探傷人員完成即可,對鋼絲繩尾端固定情況,應每月檢查一次。
2.2數字化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立
目前,數字化安全管理系統在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是能夠及時準確的提供企業建設數據,根據相關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數據和信息等,通過對其進行嚴格分析和研究后,為企業未來發展預算出有效的信息系統。第二是在大數據基礎上,深化特種設備管理系統的融合,實現特種設備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進而對起重機械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和管理,提高企業內部資源和數據的應用率,促進企業內部管理和職能部門監管的有機銜接,最大化提高特種設備監察、管理等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率。
2.3重點強化對起重機械的安全監察
在起重機械實際運行階段,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性,就需要施工主體從思想上認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強對起重機械的監察,確保其能效作用充分發揮。監察工作的開展需要以工程實際情況為主導,對工作期間進行科學設定,例如日常監察,相關安全監督部門應當肩負起自身職責,對起重機械進行專項管理,并由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定期檢驗合格,防止高危因素長期作用于起重機械運行階段,合理規避安全事故。與此同時,還應當以規章制度為基準,對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問題確保在第一時間將其解決,為起重機械的安全運行提供基礎保障,確保施工現場始終處于安全氛圍中。
2.4數字化管理體系的搭建
首先,根據相關管理制度制定出合理的起重機械數字化管理要求,實現將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和工作數據等以公開形式提供給公眾查詢的功能,完成特種設備全壽命周期數據追溯,提高社會公眾對起重機械安全監管的參與度。數據采集應包括動態數據及靜態數據,相關人員對起重機械的維護、檢查、保護等都會產生相應的數據信息,這些都是以動態形式展現的數據信息,而靜態數據信息則是指起重機械的種類、外部特征等等。另外,需要對管理起重機械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知識培訓,使其能運用科學、合理、規范的手段對起重機械進行使用管理。其次,全程監控起重機械運行狀態及相關數據,實時采集和傳輸現場數據,進一步促進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隨時對相關單位推送提醒、警示信息。
2.5潤滑情況
(1)杠桿、連桿、銷軸的潤滑?,F在隨著起重機械行業的發展,多點潤滑會設幾個潤滑站,各油路由分配器將潤滑油打入各通路,確保潤滑良好。(2)鋼絲繩。鋼絲繩應涂油以防止內部鋼絲繩運動引起的磨損,同時可以防止鋼絲繩腐蝕和繩芯破損、擠出等,要求油脂應滲入繩股并應具有高強油膜,防止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工程規模也有所擴大,這就需要對施工階段應用的物資進行垂直運輸,從根本上提高施工效率,因此,起重機械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起重機械在操作及運行階段極易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一旦控制不當,就會為后續施工埋下安全隱患,而安全事故的發生,則會導致工作人員或死或傷,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性,就需要明確起重機械的事故原因,將與之對應的安全管理措施積極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張申.起重機械事故的原因分析與安全管理的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2):215.
[2]趙博.起重事故原因分析與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4):56-58.
[3]羅立輝.淺談起重機械安全管理[J].機電技術,2010,34(5):130-132.
[4]李釩.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問題探討[J].建筑機械,2010,30(9):46-49.
[5]鐘經強.論建筑起重機械安全使用的管理[J].建筑安全,2008,23(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