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琪瑜 嚴韻濤 詹舒文 王晨 朱子奇
【摘要】在新的互聯網時代,納稅人對納稅服務需求的增加對稅務工作產生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革新,將新技術運用于日常稅務管理,也極大地方便了稅務部門工作的進行。而且,將傳統稅務管理模式延伸到多種移動互聯網模式是稅務管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基于目前稅務機關在稅收信息化應用中的現狀,以電商行業納稅為例,初步分析了稅務機關在推進“互聯網+稅務”進程中的難題,并給出了其在推進“互聯網+稅務”建設中的解決意見。
【關鍵詞】稅務管理 互聯網+稅務 電商納稅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經濟也滲透到經濟全球化的各個層面。其中,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的電子商務也改變著傳統經濟的交易模式,為人類的現代經濟生活帶來深刻的變革。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商業形態、流通系統及營銷模式,同時也對現行稅收制度、稅收管理模式提出了全面的挑戰。互聯網經濟的快速崛起,使得電商納稅話題越來越收到社會和行業的關注。
一、電商行業納稅問題研究現狀分析
1、國外方面。歐盟是電商稅收的先驅者,是率先征收電商增值稅的地區。2015年11月,歐盟對部分文件修改了相關指示,擴大了電商稅收的群體,象征國外電商在歐盟免征增值稅的結束;日本也在2015年5月推出對電商企業的物流網點和儲物倉庫的所在國增大征稅力度,同年10月,日本開始對海外電商服務征稅。
2、國內方面。經過20年的積極推進和創新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網上零售額突破5萬億元,增幅達26.2%。同年12月,商務部、中央網信辦、探討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該《規劃》確立了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絡零售總額10萬億元和相關從業者5000萬人三個發展指標。
3、研究前景。本文基于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收問題及政策的研究,在理論和現實方面都有著深遠的意義。第一,在互聯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背景下,為了適應電子商務自身的發展需要,同時也為了緊跟世界新經濟時代的步伐:第二,在具體的征納稅工作中,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和提高稅收征管效率水平:第三,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關于電商征稅的相關政策。
二、電商行業納稅問題存在問題剖析
1、簡便注冊登記的困擾。2014年工商總局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的自然人,應當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其姓名、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依法辦理工商登記。相較于我國實體經營的稅務登記手續,這一規定雖然簡化了自然人經營網店的登記手續,但也造成部分自然人以網店經營未具備相應注冊條件為由,未進行工商登記、進行非稅經營,此外還有部分企業法人以自然人名義開網店躲避稅收征管,使得實體店和網店稅收不公平。
2、惡性交易現象的沖擊。由于電商平臺的監管不到位,不少網店存在低價傾銷商品進行惡意競爭、利用虛假信息進行消費欺詐、惡性刷單夸大交易數據、虛高營業銷售額等現象,這部分數據很難鑒別其真偽,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稅收額度的測算值。
3、海量信息整合的困難。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電子商務活動存在數字化和虛擬化的特性,線上交易更加簡便,在C2C模式中不少網購交易不開具發票或開具假發票。網店不繳稅或者少繳稅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給稅收征管帶來了阻礙。線上支付交易快捷化,信息傳遞高效化,稅務機關缺乏統一、高效的涉稅信息處理思路和辦法,在涉稅信息的歸集,分析上并沒有取得成效。稅務系統雖掌握著海量的信息,但并未發揮整合的作用,對信息也未能充分的進行開發利用。
4、優質管理經驗的缺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數據的交換、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但稅務部門在信息收集上的優勢逐漸被削弱。而在信息管理上,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的財務核算等系統逐漸完善。稅務部門對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了解上相對缺乏,不能深入企業核心部分。稅務機關只能獲取到經過企業處理過的經營數據,卻不能掌握企業真實的生產經營信息,不能對企業的收入進行準確的核算及評估,不利于稅款全額入庫。在智能化管理經驗上的欠缺,會使稅務機關在稅收治理上的難度提升。
三、在“互聯網+稅務”背景下。對電商行業納稅的可行性建議
通過研究發現,電商征稅并不存在制度方面的難題,而是在稅源把控以及繳稅方式上存在障礙。那么對于電商征稅方面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把控。
1.規范網店的線下實體登記。現階段,我國對于稅收征收的管理是以稅務登記為基礎的。根據2014年工商總局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的自然人,應當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開展經營活動,并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證明、有效聯系方式等真實身份信息。具備登記注冊條件的,依法辦理工商登記。而在現實中,許多自然人賣家只向平臺登記,并沒有進行工商登記,而工商登記是稅務登記的前提條件。因此需要工商管理部門需要聯合第三方平臺對于網店的工商登記加強管理,規定網店在通過第三方平臺認證的基礎上還需要通過工商局的登記方可在平臺上進行網絡交易。
2.建設功能完備的稅務門戶網站。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利用大數據的優勢加強對電商稅收的征管力度。從“互聯網+稅務”的角度出發,建立功能完備、方便快捷的稅務門戶網站,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最新的關于電商的稅務政策、信息,建立便捷納稅性服務。
3.開通掌上辦稅服務
可以推出“掌上稅務”APP,可以提供咨詢服務和辦稅服務,適應電商運作時間、交易不定的特殊情況,真正的方便電商,降低電商企業辦稅成本。
4.緊密聯系第三方平臺
目前,稅務部門與第三方平臺聯系不夠緊密,導致對于B2C、C2C電商信息來源不穩定、信息質量不高。稅務管理部門需加強與第三方平臺的合作,通過第三方平臺獲取更多更全面的關于電商的信息,例如:基本信息、經營狀況、繳稅情況等。可以通過將第三方平臺保存的電商的數據定期報送給稅務管理部門審核,從源頭上把控漏稅電商。同時,可以通過實行電商平臺“代扣代繳”制度,從環節上把控漏稅問題,減輕稅務部門的征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