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澤熙
【摘要】為了使我國審計制度迅速融入進世界審計主流中,提出了不斷提升政府績效審計質量的建議,以推進我國踐行現代化審計路線。文章對現階段我國政府績效審計運行期間觀念與體制方面弊端進行論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發展對策。
【關鍵詞】政府機關 績效審計 制約因素 發展策略
上個世紀40年代起,國外政府審計范疇拓展,步入了以績效為核心、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共存的現代化審計模式。現階段,發展中國家政府審計機關陸續進行了績效審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給予績效審計研究工作高度重視,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政府績效審計工作質量相對較低。本文企圖分析制約國內政府績效審計運行成效的因素,希望對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有所助益。
1.我國政府績效審計運行期間的制約因素
1.1傳統觀念的束縛
第一,我國處于經濟轉型階段,盡管傳統觀念被打破,但是新觀念缺乏穩固性:社會惡劣風氣依存,審計的社會地位和其具備的職能不對稱:財政管理、社會經濟模糊性顯著:部分預算支出單位相關負責人缺乏職業精神、觀念守舊、對審計工作缺乏全面認識。
第二,財務審計長期占據主導地位,造成整個社會對績效審計缺乏深度了解。過去的觀念認為政府部門與事業單位通常無法直接產生財富,而沒有認識到其運行規范性對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故此對進行績效審計是極為必要的。
第三,政府績效審計等同于對政府當下運行效率、經濟性的審計。審計對象多數是國家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與從事公共收支以及國家基金管理的各級部門,但是傳統觀念片面的認為政府機關等同于國家,政府做出的任何決定是不可推翻的,這也是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體制方面的影響
第一,政府體制的影響。盡管近幾年中我國政府體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還存在如下問題:①政府職能轉型不徹底,社會資源配置力度強大;②政府績效考核體制缺乏科學性,辦事效率相對較低;③職權缺乏明確性,管理效率不高;④業務活動公開性與透明度不高;⑤行政法律法規體系取得完善性,腐敗風氣沒有徹底制止。
第二,公共財政體制不完善。當下國內的公共財政體系不健全,政府越位、錯位等現象是極為常見的,個體對公共財政缺乏認知,使其運行效率不高。在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使政府審計對財政收支審計不深入,側重點放置在財政收支真實性與合理性上,而沒有重視財政支出的成效,這對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發展造成阻礙。
2.提升政府績效審計質量的策略
2.1樹立績效審計理念
政府審計的未來發展趨向為整體推進政府績效,樹立正確的績效審計理念是有關工作運行的基礎,國家應強化政府績效審計的宣傳與促進,個體應積極學習與績效審計相關的專業知識。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運行使政府機關職能從“官本位”轉型為“民本位”,在上述過程中,應凸顯與傳統財政財務收支之間的差異性,審計人員職責不再是查偏糾錯,而是重視公共資金流動期間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重視公共資源配置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借助績效審計以查處對優化公共服務質量與公共資金應用效率的體制。
2.2革新績效審計方法
傳統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是政府績效審計中常用方法之一,還需借助主動調查采集外圍信息的方式對被審計單位有所認識,具體是整合被審計單位編制的工作方案、目標、收益等因素對其整體評估,借助政府績效審計的方式科學評估政府機關與有關組織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與配置科學性,不斷摸索傳統的財政財務收支與政府績效審計相整合的方式與操作規程,兼顧策劃審計項目,以維護審計任務運行的連貫性,規避重復問題。此外,在信息化社會中,全力支持政府績效審計的信息化建設,建設健全績效審計的數據信息化共享平臺,不斷提升績效審計效率與質量,為了使公共資金流動情況得到有效監控,可以采用構建聯網審計模式,以帶動審計管口前移腳步,以使政府績效審計的警示功能發揮出來。
2.3健全公共財政體制
加強政府機制革新,建設并完善公共財政,調整政府職能,梳理政府機關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關系,完善政府結構,借此方式強化政府機關各項資源配置與應用效率,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經濟建設進程,使政府審計由單一式的監管機制轉型在健全型的公共財產激勵體制,進而解除我國政府績效審計中體制約束問題。
2.4正確解讀政府績效審計的評估體系
維護政府績效審計的客觀性,需要科學性指標評估體系的建設與應用。但是現階段我國被審計單位運行性質與規模上存在顯著差異性,這使績效審計規范與標準建設環節遇到層層阻礙。故此,應著力于建設統一的、可執行的政府績效審計指標評估體系。全面執行公共管理職能的有關部門構建績效責任評估體系,政府績效審計職員參照其編制的績效責任評估標準進行審計,檢驗公共財政資金對公共管理部門編制績效目標的支撐效果,并提出審計意見。執行性強的績效評估標準應結合以下兩個因素:(1)評估標準通常能夠量化,但是對于那些難以量化的,但是對被審對象項目運行產生大量資源消耗,可以應用他類方法進行評估;(2)績效審計對象類型的差異性,致使采用的評價標準存在不同。由此可見政府績效審計評估標準建設期間應從投入與產出兩個方面進行,通常是考核政府機關行為成本的資源消耗類指標與各項業務運行的產出類指標,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建設一套績效審計評估體系。
3.結束語
我們要積極把績效審計設置為政府審計的關鍵內容,不斷強化相關政策體制的建設工作,優化政府審計問責制,,以促進我國政府審計步入迅猛發展的軌道中,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