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婧
【摘要】學生流失是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十分嚴重的現象。本來招生就不易,再加上學生大量流失,這直接關乎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對高職院校來說,控流是各項工作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流失 五位一體
學生流失是當前國內高職院校普遍面臨的嚴峻現狀。受限于就業環境、教育投入及傳統觀念等多種原因,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可度歷來偏低,客觀上生源不足、招生相對困難,加之學生逐年流失的現象日趨嚴重,進一步加劇了高職院校的生存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高職院校長足發展。因此,針對高職院校在校學生流失問題開展探因尋理、穩人控流工作,事關高職院校發展前景,已然刻不容緩。
一、學生流失的現狀
為深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流失現實狀況、探究流失原因并做好控制工作,論文在深入調查本院學生流失情況的基礎上,對會計專業中職班學生進行實證研究,結合實際數據對會計專業中職班級學生流失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在梳理若干啟示的同時,概要論述一些建設性對策建議。
相比較于其他專業,會計專業五年制大專班學生流失問題具有較為典型的代表性。以會計專業新生五年制大專班為例,開學時學生人數一共91人。一個學期過后,兩個班一共有6名學生退學。其中,3名學生由于嚴重違紀被勸退,班級淘汰率為3.3%;另有3名學生在學習中對專業失去興趣自動退學,流失率為3.3%。
針對這一現狀,筆者從專業興趣、退學想法、導致退學原因及教育輔導建議等多個方面,分別對兩個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并抽取部分任課教師和學生作了簡要訪談,同時也通過電話、網絡等多方式渠道與已退學學生進行了針對性交流。通過對調查和訪談情況的統計,可較為客觀地認識學院學生流失的原因和影響,而后梳理得出一些帶有啟示性的結論。
二、學生流失的原因
基于對本院當年學生調查。由于各種原因有退學想法的學生達到9.5%,統稱為隱性退學者,且有退學想法的男生比女生占的比例更大。通過spss21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可見,導致學生流失的原因與四個方面的因素相關性系數最大,分別是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占比重最大的學生自身因素。從類型上分析,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個因素屬于外因范疇:而學生自身因素屬于內因范疇。這些因素嚴重困擾學校的發展,也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對學生及家庭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一)家庭因素方面。現代教育學認為,家庭教育通過各種家庭活動形成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子女產生一生的影響。單從家庭活動的現象來看,家庭經濟變差(如家庭勞動力下崗、家庭成員因病致貧、父母生意失敗等)、家庭發生變故(如父母離異、人口遷移等)等等因素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機會,造成在校學生流失。
(二)學校因素方面。環境可以育人。良好的學校環境是教書育人的基礎。從調研了解情況來看,一些師生對院校教學建設也提出了許多想法。可見,學校的硬件設施條件和軟件建設不夠完善,也是導致學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學生自身因素方面。唯物辯證法指出,事物的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產生作用。從調查分析看,導致學生流失最主要的因素還在學生自身,主要表現在學習基礎欠缺、目標不明確、易受外界干擾等方面。
1.學習基礎薄弱,對學習興趣不濃
由于當前的招生形勢,職業院校的招生對象多是一些入學成績比較低的學生。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也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學校自我控制的能力低,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意識和自覺力相對薄弱,厭學的情緒比較多,很容易出現輟學的想法。尤其對于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自理能力不強的中職生來說,無法意料到周遭環境的變化,難以處理好人際關系,覺得缺乏安全感,無法適應大學生活,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最終導致產生退學想法。
2.學習目標不明,對專業缺乏自信
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對學科本身內在的興趣和發現的自信。通過調查,學生進校前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盲目進校后發現所學所見與自己理想中的有差距。少部分學生是聽從父母選擇或別人意見而選專業,大部分學生是自己選專業,由于大多數學生不清楚所學專業的內涵、知識體系、應用價值及社會意義,隨著課程的深入,迷失了學習的目標,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難以激發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加入輟學的行列。
3.從眾心理嚴重,受外界影響明顯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代青年有較強的從眾心理。學生自我約束力差,是非觀念淡薄,易受誘惑,部分原本想學習的人,看班級里其他學生輟學去打工了,覺得在班里坐著不學還浪費家里的錢,就隨大流去打工而輟學了。調查顯示:學生受春節在外打工回來的親朋的影響,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開學前最易輟學。
三、控制學生流失的措施建議
通過多方面學習,與經驗教師的交流和自身的實踐,論文淺顯的總結出了“教”“掘”“評”“助”“導”五位一體,“學校”、“教師”、“家長”、“項目部”四維融合的帶班方法。教——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營造積極向上的心態。制定班級六項條例,嚴格執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掘——挖掘學生的優點,并將其擴大化,以點及面,做精做強,讓好的更好。評——多表揚,少批評,嚴管理。對那些負面影響大行為較為惡劣屢教不改的學生,嚴格按學校規章制度對其進行評價和處理。助——打造助學服務平臺,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溫暖,讓學生感受班級就像家一樣溫暖。導——引導學生樹立成才觀念,發揮榜樣的作用。鼓勵學生多參加院系活動,請優秀學長學姐回校宣講,拓寬眼界,打開交際圈。
四、結論
穩住學生,以人為本,學生才能安于學,樂于學,才能真正感受到學校不僅是學知識學技能的好地方,也是自己溫馨的家,才能實現“招得來,教得好,留得住,推得出”的目標,從而減少學生的流失。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們教育觀念的逐步轉變,高職院校應不斷端正辦學思想,狠抓教育教學管理和提高質量,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探索學生工作的新思路、新對策,才能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