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高職院校不僅要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型的人才,而且要為社會培養高思想素質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工作中應當加強思想素質的教育,提升共青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新形勢下做好共青團工作的創新,提升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就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創新路徑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創新
共青團工作是高職院校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培養高素質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中應該堅持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則和創新思路,只有如此才能培養現代化的有志青年。
一、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開展的原則
1.遵循合理引導的原則
首先,從正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激勵。高職院校學生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得到鼓勵和引導,并且其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都處于成型的時期,通過適當地引導和教育能夠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自身對社會的認識,因此相關的領導應當對青年的不足和優勢進行全面正確地看待,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鼓勵和引導。其次,努力激發青年的熱情。應當認可并激勵青年的熱情,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并體現自身的個性,促進思想素質的進步。再次,應當信任學生。只有信任他們并關心他們才能帶給他們安感,只有真摯地對待他們,他們才能給予社會積極的回應。因此,關愛青年,為他們生活和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得到他們的認可,從而為提升他們的思想素質做基礎。
2.遵循自主開展工作與黨的領導相結合原則
中國共青團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關系比較特殊,黨組織應當對共青團實施引導,鼓勵他們根據自身的法規和制度對工作進行創新,并注重黨建引導團建,在黨建規劃中適當地納入團建工作,提升兩者的結合性。同時,共青團也應當能夠實施獨立自主工作,體現自身的優勢,不過分依賴于黨組織,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工作進行創新和組織,有效承擔共青團的職責。
3.遵循“團管團”的原則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都有很多個青年團員,應當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并使得團員能夠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自身的言行來感悟其他人,做好“團管團”工作。要在結合上級組織需要和自身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需求搞好團隊和作風建設,提升團支部建設與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性,促進“團管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二、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創新的對策
1.立足特色,把握共青團發展的亮點
要想提升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開展的效率,創新共青團工作,需要從特色化角度入手,提升共青團工作的特色,并把握其發展的亮點。首先,要對共青團的內容進行合理全面地定位,從專業特點、專業優勢以及青年學生的自身特點等出發對共青團內容進行定位。比如,可以組織有特色和有影響力的團體活動,像“校園好聲音”“社團魅力形象大使選拔賽”等等,并成立相應的大學生關愛幫扶部門等對青年學生實施一定的幫扶,促進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要立足于青年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專業特點對其開展職業觀念、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教育,通過特色化工作形式的開展,幫助青年學生實現自身的目標。其次,突出共青團發展的亮點,開展有效的特色化工作形式,關注實際生活。如,可以依據專業特點設置社團活動陣地,開展有效的社團實踐活動,比如開展貧困學生慰問以及安撫活動、免費為貧困學生提供生活幫扶等等,通過富有專業特色的工作形式,來突出共青團發展的亮點,達到最終的目標。
2.團委做好團建模式的創新,拓寬就業渠道
首先,要對團建模式進行創新,對基本共青團組織進行深入建設。為了提升團建組織的效率,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團建組織的開發,實現所有團員都能夠受到團建組織的影響,同時要創新發展之路,深入拓展團組織的覆蓋面。高職院校團委相關人員還要做好平臺的創新,通過平臺的建設為學生開展相應的引導和疏通,體現團組織為青年服務的優勢和功能,還要建設有效的三方協調機制,即高職院校-共青團員-企業,為學生就業和學習提供基礎。其次,要注重建設創業和就業基地,體現校企合作的優勢。高職院校的團委應當立足于學生就業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之路的開展,有效體現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地方產業優勢的結合,為學生建設全面的就業基地,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和質量。
3.找統一,出特色
高職院校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統一,不僅要統一學生的能力、專業興趣還要做好學生黨政中心工作的統一,合理有效地安排上級團組織活動。為了達到找統一,出特色的目的,可以開展如下工作:創建多層次多元化的高職院校文化活動體系;有效設置兩級活動,即院和系活動,并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職業技能比賽以及社團文化活動等等;提倡優良作風,組織學生開展說學活動,即開展“學知識”“學技能”“學先進”等。這樣學生能夠通過實際的活動來體會學習的樂趣,從不同的活動中學到不同的知識,進而促進學習態度和思想的端正,最終能夠實現拓展知識面、統一學生能力、推動學習效果、爭優創先的目標。同時,為了提升學生的參與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高職院校應當在開展“爭優創先”活動的過程中融入黨員和學生團員的活動,全面組織與統一參與。
結語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相關的負責人要做好共青團工作的創新,為學生自身利益的實現提供服務,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為了提升共青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應當立足于創新角度,不斷改進共青團工作的特色,對共青團工作進行科學地引導,從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玉婷,陸虎.試論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科學發展定位與機制的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
[2]金曼.基于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創新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
[3]盧麗.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改革創新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