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摘要]黨內監督是一個政黨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保障,如何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黨內監督是當代執政黨必須解決的迫切問題。只有深挖當前黨內監督所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才能加強和完善黨內監督,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們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落實。本文對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分析,對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 加強 黨內監督
一、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黨內監督主體意識不強
在黨的日常事務管理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黨員以及黨員領導干部都只把自己作為監督的客體,而忽略自身也是監督主體的事實,認為只有組織才有監督的權力,缺乏了作為一名監督主體應該具備的責任意識與自覺性。首先,在行政工作中,缺乏責任感,一味地“躲懶”,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面對同級以及上級領導的行為。其次,“官本位”的思想濃烈,只接受上級領導的監督,對于下級部屬的監督視若無睹,甚者進行打壓報復。最后,部分黨員對民主監督存在曲解和誤解,認為監督就是故意和別人過不去,會影響集體的團結和耽誤行政效率。
(二)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運行效率不高
制度的建設相當于行軍中的糧草,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缺乏制度的保障,黨內監督就如缺乏雙槳的航船。首先,相關制度只注重理論性,而缺乏操作性。其次,對于監督客體的責任追究機制不夠完善,缺乏一定的震懾力和警示性。對于監督不力和監督缺位等監督主體的監督責任追究和責任連帶機制界定不清,難以保證監督主體切實地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
(三)黨內政務缺乏透明,黨內監督存在死角
當前在黨內不少黨員領導干部卻存在認識偏差,認為將黨務公開是上級領導和民眾對自身工作的不信任,要把自己的“隱私”公之于世,因此對于黨務公開存在極大的抗拒心態。由于黨政事務不公開,很多黨內政策和信息都沒有及時發布,即使監督主體要進行監督,也無從下手。同時,黨政事務的隱秘性,使得黨內監督工作存在局限,無法真正對黨內的事務及時進行有效監督,這種“監督死角”的存在,也為違紀違法行為提供了“溫床”。
二、加強黨內監督的措施
確保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的實施
加強黨內監督,必須首先確保黨員主體地位和黨員民主權利的實施。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黨內要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要健全黨員民主權利的保障制度。確保黨員的主體地位和黨員民主權利的實施,就要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與罷免權等,并不斷地完善有關黨員民主權利的相關制度。
積極推行黨務公開,保障黨員知情權。積極推行黨務公開,就要做到黨內情況及時報告、黨的重大決策及時征求黨員意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從而確保黨員對黨務的知情權。此外,制定相關制度明確規定黨務公開的內容、程序以及形式等,并始終堅持做到事前充分公開、事中積極討論、事后及時反饋的運作機制,真正把黨務公開落到實處。
提高黨員民主意識,確保黨員參與權。列寧曾指出,黨章應該“保證全體黨員甚至最落后的黨員都積極地參加黨的生活,參加討論黨所面臨的一切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讓所有黨員參與到黨內事務,就要提高全體黨員的民主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民主素養。
確保和完善黨員的選舉權和監督權。確保和完善黨員的選舉權,要不斷地完善黨員的選舉制度,擴大黨員直接選舉的范圍,完善差額選舉制度、改革候選人提名渠道等。實現黨員對黨內權力的制約,還要確保黨員的監督權。確保黨員對黨內違法亂紀行為質詢和監督的權力,確保他們對不稱職的干部有權建議罷免或者調換。黨的上層組織應該正確對待來自黨的下級組織的批評,規定黨員干部應主動接受來自下級黨員的監督。
加強黨員對黨的干部的監督
黨內監督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是一道“防火墻”。黨的領導干部必須執行黨的宗旨,代表黨和人民政府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因此,不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黨的領導干部都不能隨心所欲、逃避監督。黨內只有接受自下而上的監督,才能造就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
堅持公開民主的干部選任制度。干部選任要走民主的渠道,實行推薦責任制和黨委討論票決制,并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干部選任的民主程序和方式,堅持公開和公示的原則。建立和健全優秀人才破格選拔和不合格人員淘汰退出機制,以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拔領導干部隊伍,以最大程度實現干部選任的公開和民主。
加強自下而上的黨內監督。陳云曾指出:“每個黨員、每個組織,都應該自覺自愿地接受其他黨員和上下周圍組織的監督。”
完善監督黨員干部的相關制度。積極建立和完善黨員對黨的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結果與干部的任免、獎懲和晉升掛鉤的制度。積極推進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制、官員直系親屬財產公示制,通過公示官員及其直系親屬的財產,進一步促進基層黨員對黨的干部的監督。對黨內違法亂紀的干部嚴格處分,決不允許搞干部特殊化,決不讓個人凌駕于黨規黨紀之上。
確保紀檢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加強紀檢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如今黨的紀檢體制已經形成這樣的格局:建成垂直的紀檢機構,實行巡視制度,加強紀檢機構自上而下的監督;建成平行的紀檢機構,實行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加大紀委對同級黨委的監督;省級紀委書記的提名權由中央來掌握,加大其對地方紀委的監督權限。根據時代的要求,不斷地對紀檢機關進行改革和完善
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是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的。因此,只有不斷地根據時代的要求,對紀檢機關進行改革和完善,才能始終確保紀檢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我們黨要不斷加大紀檢機關處理和處分其同級黨委干部嚴重違法亂紀行為的權限,賦予紀檢機關立案決定權和處分決定權,實行以上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為主、同級黨委政府領導為輔的雙重管理模式,增強紀檢機關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結語
加強黨內監督是保證黨的純潔性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只有確保黨員主體地位和黨員民主權利的實施,加強基層黨員對黨的高層的監督,確保紀檢機關的獨立性、權威性以及時代性,才能保證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掌好權、用好權,克服和消除黨內腐敗現象,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經受住來自各方的執政考驗,從而促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