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雙
[摘要]本文意在剖析新興產業中的“e租寶”風暴,深層次了解“e租寶”走向金融詐騙道路的原因,進一步的了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提出建議達到更加的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關鍵詞]“e租寶”風暴 互聯網金融 金融詐騙
1“e租寶”事件概述
“e租寶”全稱為“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鈺誠集團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金1億元。這個平臺主打A2P的模式,所經營的6款產品也都是屬于融資租賃債權轉讓,而它所規定或者是承諾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卻在9.0%到14.6%之間,其給予的回報率遠遠高于市場上正常此類投資產品的收益率,如此高的收益率,其投資期限卻一年以內,甚至投資期限為1個月的產品也可以拿到9%的年化收益率,這些也都可以從表1中清晰的看出,其贖回方式分T+2和T+10兩種。自2014年7月上線,“e租寶”交易規模在短短的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內就躋身前列。根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e租寶”累計成交數據為703億元,排名行業第四。
1.1“e租寶”事件經過
2015年12月8日,新華社報道了互聯網金融平臺“e租寶”涉嫌非法經營,正在接受調查。據網貸之家統計,“e租寶”截止2015年12月8日上線505天,總成交量745.68億元,總投資人數90.95萬人,待收總額703.97億元——這個創造了互聯網金融奇跡的平臺轟然倒塌,讓很多投資者感到猝不及防。
2015年12月3日,公眾號“金融視界”爆出“e租寶”深圳分公司被經偵部門“突查”,40余人被警方帶回。12月8日晚7時左右,“e租寶”的網站和App均無法打開。與此同時,“e租寶”上海、廣州和佛山分公司的辦公室也被當地公安局經偵支隊貼上了封條。12月9日e租寶實際控制人丁寧被抓,多省調查部門已確定“e租寶”及關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e租寶”的鈺誠系賬戶全部凍結。2016年1月31日新華社發文揭露“e租寶”非法集資真相,2月1日CCTV1朝聞天下指出“e租寶”95%的項目為虛構,3月2日公安機關公告:“e租寶”平臺不宜重新開放。截止2017年9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
但是,相信目前為止最讓人關心的是e租寶的賠付比例是多少,投資者可以拿回自己多少錢,而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而在以往已賠付過的P2P平臺中,12家僅有5家有具體的賠付比例,最高的賠付比例才打到60%,最低的僅為12.3%。
至此,“e租寶”平臺終于在法律的意義上倒塌,曾經的這匹野馬的轟然倒地也對追求高速增長的從業者再次敲響了警鐘,而它帶來的影響到現在也沒能抹去。
1.2“e租寶”的詐騙
1.2.1高收益低風險的騙局
在投資學中抑或是投資規律中,風險與收益都是呈正比的,也即高收益面臨著高的風險,低收益低風險的投資信條。而“e租寶”平臺的所有投資產品都折射出一條反信條的投資理論,即高收益低風險。“e租寶”那廣為人知的宣傳口號:“1元起投,隨時贖回,高收益低風險。”這都對投資者潛意識進行金錢的誘惑,參與投資的許多投資人也表示,他們就是聽信了“e租寶”保本保息、靈活支取的承諾才將自己的資金投入此平臺的。“e租寶”共推出的6款產品,其預期年化收益率都在9%至14.6%之間,遠高于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正是這種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誘惑,吸引了大多數的投資者甘愿傾囊以待。
1.2.2“拆東墻補西墻”的巨大窟窿
“e租寶”對外宣稱,其經營模式是由集團下屬的融資租賃公司與項目公司簽訂協議,然后在“e租寶”平臺上以債權轉讓的形式發標融資;融到資金后,項目公司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租賃公司則向投資人支付收益和本金。但是,“e租寶”平臺至始至終都是用的假項目、假三方、假擔保的障眼法去蒙蔽投資者和監管者。在沒有實際的投資渠道下,只靠那幾個真實的項目所得到的收益遠遠不足以彌補如此多偽造項目所承諾的投資回報,因此在需求資金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吸引新客戶的投資來滿足老客戶的回報。這典型的“龐氏騙局”對運作中的資金流有相當高的要求,因為資金鏈一旦斷裂將會出現“多米諾骨牌”的后果,但是新客戶一般是呈“金字塔”式發展,也即是眾多的新客戶的進入可能采取觀望的態度。擴大客戶的范圍、拓寬吸收資金的規模才能夠為資金騰挪回補提供足夠的空間。久而久之,資金鏈的斷裂帶也就越來越大。
1.2.3自用非法吸取的巨額資金
據警方調查,“鈺誠系”除了將一部分吸取的資金用于還本付息外,相當一部分被用于個人揮霍、維持公司的巨額運行成本、投資不良債權以及廣告炒作。“e租寶”平臺負責人用8億元買資料,平臺公布的項目有95%都是虛構的,其將吸收來的資金以支付平臺的形式進入自設的資金池,相當于把資金從“左口袋”裝進“右口袋”。同時“e租寶”平臺里的80名高管都拿著百萬月薪,但是鈺誠集團旗下僅有鈺誠租賃、鈺誠五金和鈺誠新材料三家公司能產生實際的經營利潤,但三家企業的總收入不足8億,利潤尚不足1億。因此,除了靠瘋狂占用“e租寶”吸收來的資金,“鈺誠系”的正常收入根本不足以覆蓋其龐大的開支。
在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下,“e租寶”平臺自然而然也將覆滅,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一金融詐騙也終之會公諸于眾。
2“e租寶”影響之廣的原因
2.1貪心作祟
2.1.1商家的貪
在“e租寶”事件中,無論是平臺里的管理者還是平臺外受益的其他商家,都體現了一種金錢至上的觀念。平臺中的高管們明知本平臺的收益公司的實際利潤根本不足以支付他們龐大的開支,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們不惜以當下的紙醉金迷去斷送自己的前程。而在平臺外受益的其他商家們,因為收受了“e租寶”的利益,不惜以自己公司的商譽為墊腳石,無孔不入將譬如“e租寶”一類的理財平臺展現在投資者們的眼前,誘惑著他們的投資,當然其中也不缺乏媒體趨之若鶩的功勞。
2.1.2投資者們的貪
投資者風險意識淡薄,更有貪欲作祟,與“e租寶”的騙局一拍即合。再有“e租寶”那“招蜂引蝶”的招牌:“舉手之間,財富盡攬”這八個字很有鼓動性,而其承諾的9%-14.6%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遠高于一般銀行理財產品,這些都對投資者們充滿著無盡的誘惑。“e租寶”事件中涉及的受害人遍布全國,而已經退休的大爺大媽們在那90萬的群體中卻占其了絕大部分,投入“e租寶”的錢是他們一輩子的積蓄,是他們賴以養老的“棺材本”。如果不是金錢的誘惑,他們也不會把錢拿出來投入到“e租寶”,而這些都是貪心作祟。
2.2監管當局的疏漏
在“e租寶”整個平臺崩塌之后,可以了解到的是,“e租寶”平臺的領導班子都是建立在裙帶關系上,丁寧和其弟弟均在里面工作,領導之間還贈送戒指等奢侈品,這些都能夠呈現出這個公司一開始就是一個圈套。雖然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本來就很敏感,但是監管當局也并沒有察覺。
“e租寶”的業務模式采取的是A2P模式,A2P模式的核心特點是通過融資租賃債權轉讓實現資產與資金供給人的對接。A2P模式因為對接的是債權或所有權,資金的流向是因為融資租賃參與的三方主體(供應商、承租人、出租人)所形成的合同關系而被嚴格地確定下來。因此在一項投資標的形成之時,是需要有實際的真實業務的,這就形如商業票據,票據的背后需要有真實的業務關系,若是監管當局對其的監管如同商業票據的嚴格,就自然不會出現“e租寶”平臺的95%的假項目的烏龍事件。
3結論與建議
互聯網金融本質的優勢,在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嫻熟運用。而在“e租寶”中,由于公司高層利用虛假的數據內容,使其受害的群眾遍及全國,因此在互聯網金融中要著重防范金融詐騙事件,用法律的束縛來保護投資者們的利益,阻擋平臺利用者的邪惡思想。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監管當局亦或是投資機構或平臺在投資者們進行投資之前不僅要進行風險測評還要對投資者進行一次小小的教育模式,使其明白投資的信條。同時,對于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的監管也應當加強征信體系的建設,對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來說,要防止其形成資金池,發生自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