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鑫
摘要:在企業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會計審計工作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命脈,研究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對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有巨大的幫助。伴隨著企業的經營發展,內部的風險是固然存在,而企業發展的風險形成外部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內部因素可通過企業審計工作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來盡可能地降低風險。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開展情況,了解企業中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分析出如何通過會計審計工作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企業風險,指出我國企業在會計審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現代企業;會計;審計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中,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的經濟環境,企業所面臨的內部風險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何從企業內部原因角度出發以識別、控制和防范風險是當前企業必須解決的一個經濟問題,而企業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一、現代企業會計審計的理論概述
(一)會計審計概念
會計審計制度另一種名稱叫依法審計,是依據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財經政策方針、管理規程而開展的審計工作。會計審計制度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審核并檢查個人或者單位財政財務的收支真實、合法、合理性,并糾正其財政財務中的錯誤、過失、杜絕違法行為等。會計審計制度是針對不同審查對象的財務審查,財政審計是為了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經濟體制,保證財政經濟的安全對其秩序進行管理。
與此同時,會計審計工作還需要關注到企業中的上下級經濟利益關系,主要就是在審計工作中,需要重視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對于管理人員出現財務狀況和財務問題的現象給予重點的管理和約束,并且需要對于下級員工使用財務資金的情況準確記錄,這樣能夠讓企業的賬目比較清晰,對于財務的消費也能夠受到更加多的關注和重視,這就是會計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
(二)會計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1.保護作用
針對財政工作中進行的會計審計,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對企業經濟消費的保護,一般情況下就是通過對財務的監管和記錄,了解到企業中財務的流向,同時對于企業發展所需要使用的資金進行審核和管理。同時對于企業的資金出現赤字的現象,也需要具體的進行調查和了解,資金的去向和使用情況,避免出現貪污和濫用的現象。
2.批評作用
會計審計工作對編報預算、執行預算、國有資本預算經營執行等情況做審計調查,向人大反映預算不完整、執行不嚴格、項目不細化、經營不善、賬上顯示盈利等影響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的機制性問題,揭示預算執行結果與人大批準的預算在規模及結構上存在的偏差,對存在問題的企業或者單位進行依據相應法規批評、查收等懲罰措施。能夠推動企業預算的公開透明,進一步提高預決算管理的規范性和完整性。
3.建設作用
審計能夠根據企業或者單位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并促進廉政建設,從而幫助企業或單位更好的發展。審計單位通過了解中央制定的一系列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以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深層次的體制、機制上進行評價和分析,并相應的提出改進和完善各項措施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等各項措施執行到位,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同時通過審計關注財政風險,維護財政安全。
二、現代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渠道不通暢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面臨的最難解決和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財務風險。而融資工作開展的基礎就是需要企業內部具有良好的監督機制。但是基于企業自身發展及資本的局限性,部分企業的融資渠道較窄,融資能力較差,僅靠企業內部融資及外部借貸進行資本的籌措,企業擔負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和利息負擔。所以我國很多公司當前沒有健全的會計審計及擔保體系,企業經營活動不透明、資產質量低下,融資渠道不通暢,企業只能依靠銀行貸款進行資本的流動,利息高,加大了企業的財政負擔與風險,這樣的情況是由于會計審計體制所造成的主要問題。
(二)風險管理機制不合理
在企業管理運作過程中,如果會計審計無法完成對企業風險目標的分析理解和應對處理,就會喪失了其財務風險導向的作用。當前我國很多公司對風險的識別是滯后的,缺乏合理的風險分析和管理機制,忽略會計審計對財務風險的“預警防控”作用。同時在會計審計管理中不能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連續的識別、監督、計量和評估,導致企業在戰略執行、產品經營及組織運作等方面的財務風險加大,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潛在的危害。
(三)法制不健全
企業在戰略決策過程中,風險防范與預警意識淡薄,在企業進行戰略決策時,也往往忽視對會計審計管理的規劃。會計審計管理體系法制不健全甚至是欠缺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加大了財務風險的危害,導致企業資金無法發揮最大效用,更沒有形成系統的、穩定的、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即使企業擁有相關的預警系統,由于沒有與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有效聯動,造成財務預警信號的精準性較低,實效性也相對較差。而且在財務風險評估方法上缺少科學合理性,導致企業風險預警功能的失效。
(四)權利制約性不強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會計審計是不盡合理,會計審計獨立性較差,缺少有效監督和有效制約機制。在企業內部,管理者總是憑借主觀意識,單行獨斷置會計審計制度于無形之中,形同虛設。會計審計制度不盡完備,其監管防控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在執行上出現疲軟的狀態,其對于企業應有的權利行使沒有強烈的制約性,致使企業管理漏洞百出。
(五)會計審計發展受到不可控風險的阻礙
公司中會計審計的主要職責就是對企業內部風險進行評估及防控管理。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對風險的識別是滯后的,缺乏合理的風險分析和管理機制,忽略會計審計對財務風險的“預警防控”作用。我國很多企業在會計審計管理中不能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連續的識別、監督、計量和評估,導致企業在戰略執行、產品經營及組織運作等方面的財務風險加大,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潛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