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潯
[摘要]體驗式心理教育模式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全新教育模式,利用體驗式心理教育,可以提高整個團隊的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其核心在于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五個方面。本文主要基于體驗式心理教育理論的研究進行闡述。
[關鍵詞]體驗式心理教育理論 概念 作用
體驗式心理教育是為學院建立一個真實或者模擬的環境中,以此來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強化的團隊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然后經過總結反思形成更符合自身情況的理論和成果應用實際生活中。主要的流程是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五個步驟。通過對體驗式心理教育進行分析,從三個方面說明它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完善人格等等。
一、體驗式心理教育
體驗式心理教育就是在實踐中學習,如拓展訓練,模擬場景幫助學員學習各種社會經驗,強化團隊精神、交流協作、人生態度、價值觀等等。如沙盤模擬,分配相互競爭的模擬公司中,通過經營公司,分析市場產品和鍛煉公司管理方式,使學員提前適應社會嚴酷的競爭環境和積累創業的自信心。教練技術,關注的重點在于學生的潛力激發,通過教練技術提供一面鏡子,使學員認清自己的狀態和情緒,方便及時調整狀態,認清目標,準確的向著目標前進。以談話溝通的方式促使學生改變心態是教練常用的方式。
二、國際對體驗式與傳統式心理教育的看法
國際上心里教育方面的專家對于體驗式與傳統方式的研究發現,體驗式心理教育更加注重人這個對象,將其作為一個平衡體存在,而傳統方式則是主要以授課,教師是主動的一方,而體驗式心理教育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題,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經驗,已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模擬情境中,能夠引導學生熟練運用過去所學習的東西,并且得到一些總結、提升和整合,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發揮潛力,依靠灌輸理論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形勢的需要,輔助活動體驗,提高心理素質更加符合我國國情。
三、各理論流派對體驗式心理教育的研究
(一)從群體動力學理論角度看體驗式心理
群體動力學理論學派認為,體驗式心理教育能夠實現將所有學員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無限動力的團體,這個團體具有聯動性,每一個部分出現變化都會引起團體的變化。而集體的約束和統一的目標又引導者團體逐漸變得更具有凝聚力和創造力。在一個團體當中,成員們的目標是一支的,因此形成的團體目標也就無法與個人目標加以區分,所以改變個體首先要改變團體,這遠比直接改變個人容易的多群體動力學理論認為體驗式心理教育應該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并且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小組內成員的交流進而提高群體內成員的參與意識和加強相互交流。
(二)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角度看體驗式心理教育
建構主義的主題思想認為學習不是有教師向學生們傳達,而是學生主動汲取,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是意義的主要構建者,無法通過他人獲得。學習是主動的,學生對外部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儲存,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且學習這一過程中不僅僅是吸收新的知識,把他存儲起來,同時在吸收新的知識的同時,對原有知識的整理和改變,也包含由此產生的新舊歷年的沖突。在過去的學習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針對某些沒有接觸過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相關問題的答案,對這一問題進行解釋,這種解釋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而是他們根據自身的知識構架,對相關問題了解后進行的合理的猜想。因此學習不能無視學生的經驗,應該由原油知識進行發散,以此來形成新的知識。學習不是知識的轉移,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思考它們的想法,從而引導學生豐富自己或者調整自己。這不是簡單的告訴就能夠實現的,是需要與學生進行深刻的溝通,在溝通中了解彼此的想法,呈現出來的差異性正是交流的目的,最終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從成人教育理論角度看體驗式心理教育
成人教育理論強調成人教育的特點,成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主動學習,并且自我指導他們能夠為了一個目標進行學習,并且往往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吐過他們沒有足夠的學習動機,那么就會封閉自己,甚至放棄學習。成人往往在生活中有豐富的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借助自己的經驗,這就造成他們能夠獲得一些東西,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而且成人更注重實際應用,如果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實踐,那么學習就會變的更有效率。成人通常對于學習沒有自信,謹小慎微,害怕失敗,容易產生沮喪情緒。該理論學派認為,體驗式心理教育更能提心相互啟發和合作指導,以學員過去的經驗作為樣本和材料,根據學習興趣進行引導,以解決問題作為思想核心而不是以學習為主題,更能被成人所接受。
四、總結
總的來說,體驗式心理教育適應了時代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質和回歸自然的需要,并使且能夠幫助學生之間建立信任,強化團隊精神和整體的意識,形成積極向上的分為,充分凝聚組織力量,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區,形成和諧的團隊協作風格,未來體驗式心理教育將是教育事業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