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彩霞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不僅要以培育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己任,同時應在身體鍛煉的活動開展中,融入德育內容,幫助小學生在幼年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以高尚的情操面對生活困惑,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新世紀合格人才。德育教育不單是形成一種知識體系,而是要形成一種信念、一種準則,表現在具體的行為、生活、學習與工作中。就體育學科而言,德育教育不是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有機滲透于課外活動實踐中,讓學生在掌握基本體育知識,形成體育技能,增強體質的基礎上心理機制日趨成熟。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
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轉變獨裁者的教學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需求為準繩設計教學內容,從體育本身的德育意識延伸到社會,使得學生終身受益。在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二、理論結合實踐進行德育
體育教育應理論實踐兩相結合同步進行,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實踐,對于體育活動的開展十分熱情,以此同時,對于理論的灌輸采取忽視的態度,致使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所以的進行體育練習,實際上,體育歷史源遠流長,體育項目的起源作為歷史經典,時至今日仍影響人們的精神認知。另外,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為實現新時期總任務做貢獻結合起來;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可以啟發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的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材的實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屬于體育運動的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種器械體操、跳躍項目便于培養學生勇敢精神;籃球、排球項目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紀守法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練習中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在教授中長跑時,把技術動作認真講解示范并提出練習的要求,注重強調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緊張、畏懼和怕苦心理,運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體力好,以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用注意力轉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轉移到調整呼吸的節奏上來,這樣既促進了他們充滿信心地去完成任務,也使他們在努力完成任務時進一步磨練意志品質。
三、組織結合方法進行德育
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缺乏組織性與責任意識,體育課堂雖場地較為開闊,但教師應以學生的安全出發,即使在自由活動時間也讓學生在管控范疇內施展身體,課程建立起規范的制度,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自動性的優良思想品質。例如:課堂伊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可以培養他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映速度、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益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四、項目活動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德育
體育項目具有多樣化的特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挖掘體育內容深處層次的精神導向,根據不同的項目活動,以現場情況現場分析,隨之進行品德內涵滲透。例如,田徑運動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卻能培養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球類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又可以增進學生的勇敢頑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思想品德。優秀道德品質的主題很多,有愛國、勇敢、團結等。我們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指定相關的內容以及游戲,讓學生在不經意之間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五、器材結合服務進行德育
體育器材的有效運用是輔助體育順利推行的重要因素,體育器材作為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以持續性的維護保障器材完好無損,教師可分配小學生調用器材并在課程結束后,有秩序的進行回放,引導學生以對公共用品的愛護、責任心,養成服務集體的良好品質。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拿木馬、體操墊等器材時,要求學生不能隨便的拖拉等,在領籃球時,不可用腳踢或是不能隨便亂扔等。當發現有不愛護體育器材的現象時,應該要求學生及時地進行制止。對于愛護公物做得好、或熱心進行體育器材領取或回收的學生應該予以充分地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服務集體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通過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體育器材的保護,也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六、結束語
小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德育教育需要各科教師的生活指引,在體育教學中,可結合現有教學素材,不斷變革教育體系,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教師應以身作則,緊扣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尋求德育滲透的方式方法,切實落實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的各項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強.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科技信息,2009,9:652.
[2]李傳安.芻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校體育學,2013,3(17):54.
[3]周燕麗.當議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素質教育,2014,12:162.
[4]張靜.淺談小學體育與德育滲透[J].思政教育,2013,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