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想實現“減負高效”這一最佳的教學狀態,不僅應關注課堂教學,還應重視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然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依然普遍存在著“重視課堂教學,輕視作業設計”的現象,這極易導致小學教學處在費時低效的狀態。為了突破以往教學中的瓶頸,融入實踐性理念進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性;學生作業
1前言
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同時也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關鍵環節。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作業已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附屬品,其更為關注培養小學生的探究品質和實踐能力,并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那么,在進行小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應如何體現實踐性的教學理念呢?下面就來探討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相關內容。
2確保作業富有趣味性
多數小學生都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并且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因而,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應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只有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學生才會愿意學習,并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熱情者。將小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可設計以下幾種類型的作業。
2.1游戲式作業
這種游戲式作業通常是將以小學數學中的計算類題目融合在游戲中,從而讓小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技能和方法,借此來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例如,針對一些小學生愛玩撲克牌這一心理特點,可設計一個通過玩撲克牌游戲讓學生計算時間點的題目,也就是運用撲克牌里的1到12個數字,來訓練對時間點的理解和記憶,看誰計算得又對又快。
2.2情境類作業
為了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避免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陷入機械、單一的局面,教師無論是進行課堂內容的設計還是進行作業內容的設計都可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進行數學作業計算題的設計,借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小學知識點“元、角、分”時,可讓班級內的學生成員都參與進來創設一個超市的現實情境,讓其中一些小學生當營業員,一些學生當顧客,并借助于學生身邊能用到的物品如文具盒、鉛筆、小刀等當商品,然后通過簡單的買賣活動,讓學生掌握“元、角、分”知識,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體現作業的實踐性
要想更好地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進行數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不能過分注重機械的模仿和記憶,這樣不僅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甚至還會起到適得相反的效果。融入實踐性理念設計小學作業就是讓小學生動手參與實踐并進行合作交流。在具體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通常需要結合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以往的教學經驗,讓學生通過參與做題學會主動思考和探索,成為數學活動中的一名問題探索者。下面就結合幾種常見的體現作業實踐性特點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3.1課題類作業
為了有效引導小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的新方法,教師還可設計一些課題式的作業,就是將作業以“小課題”的形式呈現,引導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著解決問題。通過參與課題中設計的實踐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例如,在學生學習了“比例尺”這一知識點之后,教師可給小學生安排以下拓展性練習,讓其對自己家的客廳設計一個平面圖,然后結合以下問題并開動腦筋思考。
問題一:你認為自己家的客廳擺設和設計合理嗎?
問題二:如果你認為不合理,你自己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議嗎?
3.2調查式作業
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數學調查,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感和探究能力。教師可設計一些調查式的作業來培養小學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上完數學活動課“節約用水”這一課后,可讓學生對自己家的實際用水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結合調查結果寫一份倡導節約用水的建議書。再如,在學習了小學數學中的知識點“認識物體與圖形”這一課后,可以讓小學生從自己家的玩具和物品中找出學過的物體形狀,并進行拼組,或者可以讓小學生把自己的物品拿到學校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分享。
4體現作業的靈活性和思辨性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應將教學的主要目標設定為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方面,同時應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作業形式,以此為切入點,培養新時期的小少年。不論是在作業內容方面,還是在作業形式方面,都應進行改革和創新,借此來讓小學生能夠從枯燥、單一的課外作業中解脫出來。
4.1作業的選擇應體現靈活性
在進行小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也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具體表現在小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自由地選擇作業,這就需要教師應將作業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借此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進行作業設計時可借鑒“數學萬花筒”這一類型,其中包括了數學謎題、數學游戲、小故事以及坊間流傳的“事實”等。學生在做作業時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偏好進行自主選擇,這不僅使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富有趣味性,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4.2體現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在不同的學生個體之間普遍存在著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也應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具有不同難度層次的作業,借此來讓每一位小學生都有充分練習的機會。例如,可采取設置作業“套餐”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主選擇。
5結語
綜上,將實踐性的教學理念融入小學作業的設計中不僅關注了小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這一出發點,而且還能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做到了與生活的有機結合,這不僅符合新課改教學理念的要求,而且也體現了數學作業設計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孫澤林.談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上旬,2016(34):198-198.
[2]張萬銀.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探究[J].甘肅教育,2017(7):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