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娟
摘 要:小學語文是每個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基礎部分,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創新和改進教學手段,將培養學生語文知識的實際運用等綜合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進而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文章通過對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意義及應用對策展開了論述,希望能夠為優化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應用對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目前,我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逐漸重視這種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模式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過渡不順暢,導致其實際應用效果不明顯。因此,為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還應不斷提高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效果,并發揮其最大教學優勢。
一、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意義
語文閱讀與寫作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而寫作又是閱讀能力的綜合體現和升華效果,二者常會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具有較強的交互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尚缺乏對事物全面的認知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幫助他們不斷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如閱讀和寫作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其次,還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讀寫結合能夠提高學生快速獲取語文信息的能力,并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逐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對策
(一)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維邏輯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緊密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和特點等展開讀寫結合教學,以發揮該教學方式的實效性。同時,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還應正確定位自己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開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不斷拓展其思維邏輯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小英雄雨來》一文時,教師首先可播放一段與當時社會背景相關的視頻作為教學導入,或由教師設計一段有關雨來英雄事跡的簡短導語將學生引入閱讀教學情境中。隨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通過進行大膽想象,例如想象當時雨來與鬼子斗爭、掩護李大叔的緊張局勢畫面等,激發學生共鳴,以引起其對小英雄雨來的敬佩之情。在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情感的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在寫作中對情緒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二)加強讀寫結合訓練,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僅依靠教師口頭強調其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通過大量的有針對性的實踐來發揮讀寫結合的效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當下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其相對應的年級段,對其實施不同的讀寫訓練方式,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對不同文章內容進行仿寫、改寫和續寫等。如在教學《古詩兩首》時,便可讓學生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寫,并且可改寫成不同的文章體裁。再如對于《金色的魚鉤》一文,教師可讓學生對文章中描寫人物外貌的片段進行仿寫等,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三)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積累語文寫作素材
為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強調多閱讀的好處,還應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即在理解了文章大意后,首先應能準確概括出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其次則需具備賞析課文內容的能力,從而為寫作能力的提升積累素材,并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一文時,教師可事先向學生提問諸如“作者為什么將秋天的雨比作鑰匙和多彩的顏料?”等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
(四)激發學生讀寫興趣,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興趣是影響每個人對相關事務參與欲望的直接因素。新課標指導下,強調教師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以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也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適時融入一些創新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閱讀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等,從而為他們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與環境,激發其參與和學習興趣,并不斷實現讀寫結合教學的高效化。
(五)強化教師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師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讀寫結合的實施效果。對此,教師首先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彌補和改善,從而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強化對讀寫結合的認識,并不斷創新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例如,開展相關的比賽活動等,激發學生參與欲望和興趣的同時,慢慢引導學生將這種方式轉化成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使其能夠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靈活運用該方法。最后,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強化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增強相關內容的直觀性,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的有效性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該教學方式的應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并不斷加強對學生讀寫能力的訓練,以實現更加高效化的語文課堂。此外,教師還應重視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并激發學生對讀寫模式的興趣,從而逐漸提高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慰萱.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漫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7:95-96.
[2]高燕.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漫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上),2017,0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