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瑋慧 姜冉
[摘要]根據資料梳理的方法對我國新型城鎮化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深入探索,分析其中出現的問題。過去我國的城鎮化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失地農民與農民工的社保存在待遇低,持續性差等問題,導致城鎮化發展受到限制。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以人為本 社會保障
一、新型城鎮化概況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市的人口結構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城鎮化進入了活躍的發展時期,自1978年的17.996城鎮化率后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尤其在1995年后發展加速,2012年超過50%到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達到53.7%,2014年為54.77%。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建制鎮數量從2173個增加到20113個。
然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卻無法掩蓋其背后的一系列的問題。隨著中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快速增長,失地農民的數量因而急劇上升,因失地而產生的社會保障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多,上訪人數逐年增多,導致的群體性事件也不斷發生,此類事件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城鎮化并不是把農村改為城鎮,而是把農村人口改為城鎮人口,這并不是修改戶籍就可以完成的,城鎮化是要讓農村人口享受和城鎮人口一樣的待遇。但是當前的狀況明顯沒有做到這一點,如果不體現以人為本,城鎮化就無法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因此,新型城鎮化是在產業傳播、人居環境等各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實現城鄉統籌、一體化持續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實現“農村人”、“城市人”的無差別發展。新型城鎮化要實現工業與現代農業及現代服務業的協調發展;要實現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和諧相融。為此,在新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妥善解決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失地農民及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
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應當使農民當前利益不受損,未來發展得更好,還可持續。但是,當前的情況,不管是失地農民、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還是納入城鎮中的新市民的社會保障,都待遇低,且不可持續。
(一)失地農民現行利益受損,后期可持續性不強
現行的失地農民補償安置模式種類繁多,主要有貨幣補償、就業安置、土地換保障、土地入股。貨幣補償模式使用最廣泛,其操作簡單且不需后期考慮,為大多數地區政府偏愛,然而,根據土地的性質,貨幣補償模式僅能補償土地的直接經濟收益,而就業,后續保障等功能均未得到補償,該模式的采用使農民的現有利益被損害,且不具有可持續性,不適合廣泛推及。根據江蘇一調查報告對失地農民對各安置方式的偏好調查顯示失地農民對社會保障補償模式的呼聲最為高漲,更多人希望得到長久的保障,土地最基本的效益為對農民的生活保障,因此,對失地農民實現長久的社會保障是安置失地農民更適當的做法。
(二)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待遇低,轉移續接難
農民工社會保障參保率低,退保率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社會保障待遇低和社會保障轉移續接難。首先是社會保障待遇低,全國各地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待遇普遍偏低。從醫療保險來說,已花錢治病的城市農民工的人均支出是885.46元,而所在的勞動單位所提供的人均支出僅72.3元,不足實際醫療費用的十二分之一。很明顯按照當前的物價水平這些錢對于農民工的醫療是很難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的。其次是社會保障轉移續接難。農民工流動性強,這種流動既表現在不同就業地區之間的流動,也表現在返回原籍的流動。有流動,就要求社會保障能夠隨之進行轉移。然而,當前,我國各地財政收支自求平衡及“只轉移個人賬戶資金,不轉移統籌基金的政策的規定,導致我國社會保障呈現地域分割、人群分割的板塊化現狀,嚴重阻礙了人群的合理化流動。
(三)新市民社會保障待遇未體現以人為本原則
原農村人口轉化為新市民后,其社會保障存在障水平不高,與市民差距較大的問題。現行社會保障安置模式下保障內容一般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幾種。許多地區根據本地的社會狀況,經濟水平選取其中一種或幾種作為“土地換保障的主要內容”。如浙江嘉興模式便是建立了以養老保險為主的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但是,目前城鎮職工最低退休金已提高至496元/月/人,而失地農民的養老金仍為398元/月/人。現有“土地換保障模式下,達到退休年齡的失地農民雖然能夠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是養老金的標準大多低于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標準,退休后領取的養老保險金為100-400元/月。只考慮了土地的部分保障功能,農民的生活水平大不如前。同時,社會保障的內容并不僅僅體現在發放的補助或養老金上,還包括醫療保險的補償,保障性住房的申請等,但是由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新市民往往不能和舊市民一樣享受到這些福利。
三、結論
城鎮化是我國不可扭轉的經濟發展趨勢,新城鎮化作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尚未解決,如社會保障的問題,社會保障的不可持續性,差距越拉越大等問題使得新城鎮化的基座不穩固。社會保障作為保障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解決,穩步縮小社會保障差距,全力建設新城鎮,促進中國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