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蘭
[摘要]閱讀教學可以促進數學教學優質發展,在思辨能力較強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小學生認知情況、小學數學特征和小學數學教師的成長需求。在實施這一教學方法過程中主要考慮教師教育理念、授課類型、小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等因素。因此,數學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從教師、教學計劃和小學生等三個方面安排,促進小學生理性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閱讀教學 教學方法
一、數學閱讀教學的內涵
閱讀是獲取、加工材料,攝取信息的過程,以理解為核心的認知。透過數學現象看本質,根據條件得出結論等邏輯推理的過程即理解。閱讀是自我學習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朗格朗的終身學習教育需要通過學會閱讀來實現。解決數學應用到生活實際問題離不開數學閱讀。數學閱讀分為淺閱讀和深讀兩種。淺閱讀停留在淺見的、淺顯的層面上,而深讀則是需要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發現數學信息、探求數學問題。數學閱讀就是通過數學文本獲取數理知識、理解數量關系、感知空間結構變化的過程。數學閱讀教學,即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于文本獲取數學信息的智育活動。
二、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學理分析
很多小學生由于數學閱讀意識還沒有形成、數學閱讀習慣還未培養,未能掌握良好的數學閱讀方法。對于應用題的信息看不懂題目條件、看不出邏輯關系,這些都說明部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弱。同時,很多教師對數學閱讀教學沒有足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呈現“為了解題而解題”,的現象。現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學理分析。其一,從認知情況分析來看,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小學生實際認知規律的發展。其思維主要呈現出具體性和形象性等特點,求知欲強烈,受經驗和內容的影響,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還不夠強,學習方法方面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學習習慣還處于塑型時期。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其二,從小學數學特點方面來看,小學數學主要包含了數的認識,數的關系,簡單的圖形問題等,讓小學生對數學有了基本的初步認知,教學內容和方式貼近生活,便于學生對于知識的遷移。但表達數學語言比較抽象,因此,教學方式大多選擇直觀教學,教學選取簡單的、聯系學生已有經驗的內容,數學知識大多需要詳細的文字解釋。小學數學的知識點適合用閱讀教學,同時通過閱讀教學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三、實施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考慮因素
實施小學數學閱讀教學主要受教師教育理念、授課類型、小學生學習情況、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等因素的影響。
(一)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
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理解,滲透在其教學計劃和課堂組織之中,決定課堂教學過程時間的分配、方法的選擇、問答設置、互動交流。教學穿插數學閱讀教學可以便于教師更好的關注學習相對較困難的學生,增強小學生數學的理解能力,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獨立思考能力。
(二)授課類型的影響
數學閱讀教學受教學內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授課類型的不同,這種教學方法所占教學時間分配就不一樣。按照授課類型可以把數學課劃分為:講授課、復習課、習題課和試卷講評課。講授課和復習中教學設計時可安排一定的時間運用數學閱讀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邏輯思維的運轉。習題課和試卷講評課主要講解題目,但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學閱讀教學方法需要根據具體題目安排,典型問題著重用這一方法去分析問題、加深印象。
(三)小學生學習情況的影響
小學生原本的數學基礎、數學思維、數學認知結構、閱讀心理、閱讀習慣、閱讀方法等學習情況都是數學閱讀教學實施考慮的因素。學生原有的數學基礎是他的知識儲備,數學閱讀教學需要聯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才能對新知識產生認知。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影響著思考數學問題方式,實施數學閱讀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數學認知結構具體安排。學生的閱讀心理對閱讀是否有興趣,是否排斥、抵觸。
(四)學校整體教學氛圍的影響
從教學環境來看,學校的整體教學氛圍潛在地影響著數學閱讀教學是否可以順利實施。一般而言,學校的同一學科教學風格相似,一所學校數學教學的主要方式是以講解教師為主還是學生自主學習亦或二者參半,決定著數學閱讀教學是流于形式還是可以順利實施。因此,不同的學校教學氛圍不同所實施的數學閱讀教學情況也不一樣。
四、合理安排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核心素養,打造數學閱讀教學共同體。
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方法,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理解滲透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小學數學課堂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引。為了實現更好地教,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核心素養。學校打造數學閱讀教學共同體,讓數學老師在集體的幫助下加深對數學閱讀教學的學習和理解。加強數學閱讀教學,減少師生課堂交流誤解。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聽課、多次磨課,帶動學校教學氛圍,促進數學教學優質化,落實數學閱讀教學。
(二)完善數學閱讀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把數學閱讀教學設計其中并付諸實施尤為重要。進行課堂教學環節預設,對閱讀教學時間的安排,要注意追求解決問題的同時不能太過于低效率。教學計劃中運用閱讀教學方法要適當,計劃一定的時間,太短或次數太多則不能達到原有的效果。首先,需要正確解讀數學語言,再結合問題訓練。其次,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把關鍵信息標注記號。學生掌握了具體的信息條件,弄清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標記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長期堅持下來,學生閱讀習慣養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清晰。
(三)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只有明確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才能自覺地發展或被培養數學閱讀意識。激發其閱讀動機,通過培養閱讀興趣和鼓勵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其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不斷地提升閱讀能力。
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教學方法,“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學會學習,才能獲得自主發展。在分析數學閱讀教學實施影響因素的過程中加深對其認識,讓數學閱讀教學真正地得以實施。從教學的本質論上,數學閱讀教學能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