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摘要]物理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傳統教育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考試的指揮棒下,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不夠,造成部分學生“高分低能”現象。在新課標下,用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目標因此,談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方式 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現狀
(一)學生對動手操作不感興趣
新課改之前,我國開戰學校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這種模式很難實現讓學生從理論知識學習的層面向自己動手實踐的轉變,致使很多學生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積極性都不高,特別是在實驗課中,他們不會自己動手去操作。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沒有積極性,這就會嚴重影響學生動手能力培養進程。
(二)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差
以前,物理教學課堂上總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只是端坐課堂聽講,很少有讓學生自主參與的實驗課,久而久之,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長期發展。作為新世紀注重實踐性人才的大背景,我們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當前學校特別需要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
初中物理說起來其實質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基礎課程,所以,學生一定要掌握扎實的物理理論基礎,否則,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便是紙上談兵。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加強物理基礎知識教學,特別是有關物理概念、公式和定律,使得學生不僅能夠了解,還要理解。與此同時,還要給予學生一定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消化所學習的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達到以理論基礎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教師還要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分析、提問和討論,這才是他們動手操作的動力。
(二)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
在課堂演示和學生的實踐過程中,老師不能完全替學生做,要盡量避免個人說了算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處理好“導”與“學”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盡量不要全程都讓自己去講解,給更多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假設,勇于創新。在進行實驗時,要讓學生保持足夠的自己動手的積極性,對出現操作錯誤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做得好的、標準的要給予肯定;對見解和操作有創新者,要適時予以表揚,努力營造積極思考的課堂氛圍,以便提高全體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及時糾正學生在物理實驗中出現的錯誤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物理實驗中,教師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輔助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及時檢查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使學生對物理實驗保持謹慎、嚴謹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上述彈力的實驗中,第一個實驗需要保持小車處于靜止的狀態,如果將小車放置于傾斜面上,就會出現未施加力情況下小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難以得到正確結論。對于第二個實驗,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是學生對小車施加力。在這種情況下,彈簧運動狀態未發生變化,而小車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彈簧在實驗中沒有起到作用,也難以使學生得出正確結論。在第三個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是沒有將彈簧壓縮完全,松開彈簧之后,彈簧的力不夠,難以推動小車使小車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詳細解釋物理實驗需要注意的要點,及時糾正學生物理實驗中出現的錯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相應的教學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培養學生自制實驗器材的能力
實驗器材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的教學工具,如在進行“凹透鏡成像原理規律”操作實驗時,就會用到蠟燭、凹透鏡等儀器;在進行“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實驗時,一定會用到電線、開關、電流表等儀器;在進行“物態變化”的操作實驗時,會使用到的試管、蒸餾瓶等儀器;在進行“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的操作實驗時,會使用到的砝碼、天平等儀器。但是在很多時候,由于教學條件的有限,使得許多的物理實驗器材都不是非常的齊全和完備,但是物理教學還是需要開展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帶領這些學生去自己制作一些物理器材,從而實現自給自足,這本身也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一種培養。例如,在學習壓力的相關知識時,很多的學生都會認為物體重力的大小對壓力的大小起著絕對的影響。為了能夠糾正學生的這種錯誤認識,更好的了解重力和壓力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借助實驗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將一個綁著繩子的砝碼放入托盤中,然后讓學生清楚的記下托盤秤上的數字,再然后輕輕的慢慢的拉起這個砝碼,觀察砝碼在完全脫離托盤的這個過程中托盤秤的壓力是如何變化的,學生會發現這個托盤秤的壓力示數從剛開始的物理重量逐漸的降到零,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讓學生清楚到認識了壓力和重力的關系。
三、結語
培養初中物理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教師深刻地認識到物理教學的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需要教師積極地進行物理教學方式的創新,重視理論知識的和積累,為學生的實驗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需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去,不斷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從而切實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