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真
摘 要 當前,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存在教師對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了解不夠,忽視學生學習美術感知途徑的差異,學生繪畫水平不穩定等問題,降低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要用好教材,寓美術教育于游戲中,提供集體創作的空間,采取多元評價標準。
關鍵詞 低年級;學生;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D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105-01
一、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師對低年級學生身心特點了解不夠。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喜愛畫畫。他們觀察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為成人不理解的方式和表現手法。他們簡單純潔,不像成人那樣深思熟慮,在生活中常常憑著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來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正因為如此,充滿童趣和純樸的好畫才會產生于低年級學生中。作為一個美術老師,應該明白這一點。但是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有的教師不理解學生標新立異的創作和童言無忌的表達;不理解奇特夸張和單純強烈的對比,甚至要求學生跟隨老師亦步亦趨,限制了學生自由創作,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忽視學生學習美術感知途徑的差異。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美術感知途徑時有很大差異的。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的學習美術感知途徑是聽教師講解,然后按照規則要求完成作品;有的學生喜歡的學習美術感知途徑是范畫或者課本中的案例;還有的學生則愿意獨立嘗試,經過試誤后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可見,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美術感知途徑是非常個性化的,這說明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方法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有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這些差異,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結果反而事與愿違,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學生繪畫水平不穩定。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觀察發現,低年級小學生繪畫水平不穩定,有起伏。比如,兩節課上讓學生畫同一幅畫,會出現明顯的差距;教學內容改變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也會變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低年級小學生繪畫水平有限,適應能力較弱,受個人喜好影響較大。因此,教師要注重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
(四)學生繪畫表現能力差。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觀察發現,低年級小學生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而且也樂于表達,但他們繪畫表達能力有限,難以鮮明地表達主題。他們天馬行空的作品往往令人費解,需要教師費很多精力解讀。教師如果缺乏足夠的耐心,就可能限制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在繪畫技巧與表達上給學生進行相應地指導。
(五)課堂紀律較難管理。低年級課堂有突出特點: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容易激發、容易點燃,但興趣容易發生而不容易轉移,熱情容易過火,課堂紀律容易失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學習興趣點與教師預設不一致的情況。如果教師缺乏轉移學生的興趣點的藝術和技巧,課堂就會嚴重失控,導致教師在某一個知識點上花費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用專業標準評價學生作品。低年級學生講解時,不要去關注什么技巧。是的,我們是美術專業工作者,但我們看低年級孩子的畫時,最好不要用專業的眼光去看。
如上所述,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喜愛畫畫。但他們簡單純潔,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差。但是,有的教師在評價學生作品時用專業的眼光關注比例、色彩、透視等,讓學生感覺美術很難、很枯燥,直接挫傷了學生繪畫的興趣。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很多,這里主要探討筆者實踐中的一些思考與探索。
(一)用好美術教材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因此,教師首先要用好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美術教材特有的魅力,做的課程內容與低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相適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把教學內容以活潑多樣的形式呈現出來,特別要注意把美術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寓美術教育于游戲中
小學生的天性愛玩愛動,美術課中寓教于游戲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愉快的學會新的美術知識、技能,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供集體創作的空間
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兒童去創作,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學生練習環節,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分組討論,商量素材的取舍、構圖、配色等,選擇、綜合好的建議和方法,分工合作。在集體創作中,兒童積極商量,合作互助,彼此協調,每個學生都得到主動的發展,讓作品更完美,這就是集體創作的魅力。
(四)采取多元評價標準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任務,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個人都有語言、邏輯、音樂、人際關系、身體運動等九種智能,并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獨特的個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采取多元評價標準,在評價中激勵、啟發、引導,進而使學生作品更完善,使學生學習更有信心。
參考文獻:
[1]陳忱.小學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幾種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